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青岛德式建筑群,消亡的浪漫

2017-10-26 08:58:23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青岛德式建筑群,消亡的浪漫 | 粉丝福利

还记得我们的十一地点系列吗?每一篇下面都有一个关于我们谈论地点的“老乡会”。其实地理,一直是写作者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文字里面含有说不尽的城市,道不完的乡村。下面的文章是关于青岛的建筑的,来自《The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 新视线》。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我们将选出留言前 5 名赠送一本《NYTimes Travel》杂志。你也可以下载该杂志的最新 App(见文末)。



青岛是座极老的城市, 虽然它历史不过百年, 也有着一切现代化的城市特征。 作为一名建筑师, Zaha Hadid、Rem Koolhaas 这些现代大都市宠儿的名字强行横亘在我的脑海中,在中国任何一个稍大一点都市都找得到他们的影子,青岛也不例外。

然而, 青岛依旧是座极老的城市, 我是说, 无论它的躯体怎样生长出钢脊铁臂,它的魂魄仍然聚集于市南老城区, 聚集于与海岸西南角相连的一片由上坡与下坡构成的、地势起伏不定的区域里, 它的气韵一个多世纪以前就锁在这里了。



远眺青岛德式建筑群

1891 年清光绪帝批奏,“ 奏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等语著照所请。” 彼时的胶州湾畔, 天后宫琉璃瓦的釉色中尚映着暮光, 渔舟唱晚, 渔夫们荡桨归航。 1897年“ 巨野事件” 事发, 德军于青岛湾强行登陆。翌年,《 胶澳租界条约》 签订, 这座城市自此开始了它令人叹喟的命运轨迹。

威廉大街、阿尔贝特大街、皇储大街、罗伊特波尔德大街、伊伦娜大街、亨利亲王大街……这些曾经口耳相传的名字,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行色匆匆地涌入这座城市, 即使在本地人中也逐渐变得鲜为人知。 而在这些大街上, 只有载着风霜的德式历史建筑群仍默然无语地伫立两侧,成为那段并不漫长却动荡的岁月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青岛德式建筑群俯拍图

在占领青岛的同一年, 德国人便开始了对这个地区的总体规划: 一个 10 余万平方公里、容纳 5 万人口的小城,并首先在海岸边的一处坡地上, 兴建起了新的“ 心脏”。这片紧邻青岛湾的海岸,依照规划,只有欧洲人居住于此,建筑也必须遵行欧式风格。 大量的华人从原本的居住地迁居到位于欧人区西部和东北部的台西镇、台东镇, 以及稍远一些的大鲍岛华人区,在那里建立起与欧人区截然不同的华人社区。

胶澳总督府正是在青岛湾北岸观海山南麓的位置上修建起来, 作为地区行政中心的德式建筑, 如今, 它作为青岛市人大和政协的办公大楼。 青岛是德国当时在远东地区的唯一殖民地, 它的建设引起了德皇的重视。 总督府设计三易其稿,最后由德皇亲自允定。

这座背山面海的建筑依靠山势, 坚实地伫立在山坡之上, 站在露台上远眺, 青岛湾的美景都收归眼底, 这种俯瞰比起统治者, 更像是来自一个沉默的守望者。 时间的隽永在它的身体和精神都留下了痕迹,不因一次次的翻修而被抹平, 通过风格中的年代感, 以一种让人略觉恍惚疏离的方式呈现在观者眼前。 即使是最不用心的旅行者, 路过沂水路的环岛时,也很难不注意到它。



沂水路路口的胶澳总督府庄严肃穆

自海岸线起, 一组连续上升的道路在花草树木的掩映下沿着山势展开, 最终延伸至总督府建筑内部。 在这一路上, 街区公园与 X 形的小径控制了人们步行的节奏, 为拾级而上提供了驻足稍息和从各个方向观看建筑的空间。有人在这里遛狗, 有人谈论着天气, 甚至有许久不见的露天理发店, 一面挂在树干上的镜子前, 一个男人坐在椅子上,理发师拿着黄铜剪刀咔嚓咔嚓。

总督府是一栋中央对称的建筑, 建筑平面成凹字形,南楼面海, 东西两楼则在建筑身后围合出一片小小的内院。 主建筑立面采取的是文艺复兴式建筑的三段式, 以粗面石材作为基座, 剁斧花岗岩作为主要墙面, 显得硬朗方直,有一说这些石材都采自崂山。

相对于那些远在欧洲的同类来说,青岛德式建筑由于预算与人力的原因,简化了不少。典型殖民建筑中的外廊,在这里作为半装饰性的元素, 被安置在二三层, 只由外廊两端的入口进入。 三层顶部设拱券, 在外廊内侧佐以半圆式弧状大窗, 与斜顶上山丘般起伏的屋面窗协调押韵。 窗户在屋外看着端庄威严,但屋内的人却因此享受到最大程度的阳光。



胶澳总督府上了年纪的铁窗如今还在使用

室内的装饰是谦逊而平和的。 一楼门厅中的大楼梯延续了室外石阶的趋势, 将三个方向的人流汇集于此, 如行云与流水, 自然而然地将来访者推向二层。 二层门厅以柚木包裹墙面,并在墙面上设置了造型流畅的铜质挂衣钩与雨伞拖架。 水磨石地面以它细腻的肌理丰富了整个空间。 这座建筑的经典更在细节处: 门窗把手是铜制品, 做工细致精巧, 如今依然好使。 海浪般自然流畅的弧线依照当时流行的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制作。 这些百年前的五金, 同木制门窗一起, 很好地保留下来, 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在这里待得久了, 一砖一瓦我们都是珍惜的,连关门都不敢用力。” 大楼里的一位工作人员摸着已磨得褪色的门把手说。“ 早些年, 屋顶的钟还是好的, 偶尔还能上去瞧一瞧。” 那些上了年岁的物件, 与整座建筑一起, 成为一些人心中灵魂得以栖息的角落。

沿着浙江路一路往上走,区域的高地是另一幢德式建筑圣弥爱尔教堂的所在地。“ 在这座城市的道旁, 划出一块大的空场, 在这空场的中心, 正在建一座大的教堂。 这群人从早晨背起太阳, 一天的汗雨泄尽了力量; 平地上,万盏灯火闪着黄昏, 灯光下喘息着累倒了的心。” 诗人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 中, 被罪恶的铁架围绕着的教堂, 正是这座曾经的青岛最高建筑。



使圣弥爱尔教堂声名远播的 2400 支铜管风琴

殖民历史对青岛城市的影响是漫长而深远的, 并非凝固在一个瞬间。 这些持续而繁复的影响深深地反映在圣弥爱尔这座教堂的建设中。 不同风格混杂在一起常会遭到诟病, 而洞悉缘由后, 或许只会剩下对世事无常的一声叹息。

1897 年的巨野事件, 两名神父的意外身亡成为德国殖民者抢占青岛的契机。 因此在殖民地确立后教堂的选址过程中, 给了天主教会更多谈判的筹码。 圣弥爱尔教堂占据的这片高地, 位于欧人区与华人区的边界, 柏林街、阿尔贝特街、霍恩洛厄街和罗伊特波尔德街向四周散开去,即今日的曲阜路、安徽路、德县路以及浙江路。 4 条街道汇流于此, 虽毗邻华人区最喧闹的商业街, 却因居高的地势划出了一片净土。



清晨尚未热闹起来的圣弥爱尔教堂

圣弥爱尔教堂早期的资金都源于第一位主教魏昌碌在德国信徒群体中的募捐, 1933 年希特勒执政后开始控制德国的资金外流, 致使教堂建设一度陷入僵局。 建设后期的资金只得从青岛本地的教徒中募集,而早期计划的哥特式风格因为资金不足遭到放弃。 在最终的修改方案中,外立面采用了 19 世纪后半叶流行于欧洲的新罗马式风格。另一方面, 在兴建这座教堂的时候, 钢筋混凝土作为已经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而被应用其中, 因此, 这座教堂中的圆拱多为装饰, 内部也没有再以新罗马式拱顶装饰, 教堂内部的净高虽高,却少了些宗教建筑中拱顶所营造的直通天际的神圣感。

“土黄色的抹灰中掺杂有四色的沙石, 将这些沙石黏在一起的是糯米。 而这石质基座, 采的是浮山的‘ 崂山石’, 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用的是同一种石头。”孙明是教会的驻会人员, 又对这座教堂的历史情有独钟, 他在和这栋建筑有关的一切谈话中都流露出一种毫无矫饰的情感牵绊,自豪与虔诚包裹其中。



位于圣弥爱尔教堂广场另一侧的德式建筑

教堂采用拉丁十字平面, 配以正方形平面的双塔, 塔内的钟楼有大钟四座, 逢周末礼拜及宗教节日会鸣响。 那平实而温柔的钟鸣声, 是岛城居民最柔软的慰藉。 双塔塔顶原先以拜占庭式圆顶设计, 同样因资金原因改为了八面攒顶。 塔顶两个 4.5 米高的十字架, 在 1960 年代,被群情激愤的人们在此起彼伏的叫嚷声中从 60 米的高空轰然推下。 时隔 20 年后, 当宗教活动重新开放, 人们才在不远处的另一处教堂挖出了它们仅余的残骸。 同样被破坏的, 还有教堂中的管风琴, 那座包含 2400 支铜管的管风琴, 曾是当年远东地区最大的两座之一。 而今, 人们只能从比它年少的同源“ 胞弟” 的演奏中,构想半个世纪前的音色了。凭着对教堂历史的了解和深厚的情感联结, 孙明全程参与教堂最新的一次大修, 甚至为这栋建筑设计了两扇新的彩绘玻璃,白色的蜡烛在白色的盐堆上燃烧着红色的火焰, 象征着奉献和牺牲精神。 在建造 80余年后, 这座教堂仍在这片土地上与当地居民相互滋养,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汲取着他们的智慧与巧思。

距离圣弥爱尔教堂不远就来到江苏路, 沿着一段绿植掩映的石阶梯走上去, 青岛另一座地标性宗教建筑的基督教福音堂就在那儿, 占据着老城区中的另一片高地。 因缔造者传教士昆祚德国基督教信义会和胶澳总督顾问的双重身份, 这座福音堂享受着更具权势的地理优势。 这片高地位于总督府与总督官邸之间, 是沂水路、江苏路、平原路和龙口路的交汇。 殖民时期, 只供德国信徒聚会礼拜。 福音堂体型玲珑精致, 因其绿色的折线式弧顶、米黄色波浪状水泥抹面以及蘑菇石基座的搭配显得可爱, 像藏在周遭苍翠之中的一间魔法屋。 1909 年制造的机械时钟还在塔顶恪尽职守, 每隔 15 分钟报时一次。 那清脆的声响在夏日温热的空气里被传输到视线能到达的海岸。



基督福音堂体型玲珑精致

德式建筑不仅仅是地标, 也是居民住所的一部分, 与相邻的八大关“ 豪宅” 那些独门独栋的欧式洋楼不同,这一带小栋的德式建筑大都多经翻修,一栋由几户人家共同居住。 路过一个曾是部队大院的德式院落, 我走进去瞅了瞅, 外墙上烙下一些模糊的字迹, 仍然可以看出是某个特殊时期的标语口号, 年轻的人早已不住这里, 偌大的院子被留守的青岛老人们种满了菜,一个老头提着水管在浇灌他的紫苏,嘴里嘟嘟囔囔些什么。



一幢破旧的德式建筑前,一位老人在浇灌他种的紫苏

当我绕着整个德式建筑群区域走过一圈后, 最后又回到了胶澳总督府, 那时已经是夕阳西下, 一对父子在总督府门前长阶的平台上打起了羽毛球, 小男孩儿不停丢球, 却没有半点懊恼, 不过是跑一小段路把球捡回来重新发球, 他的父亲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 在庄重而朴实的德式建筑前,那些生活中的稀松平常像是被赋予了某种超越日常的仪式感。

与欧人区略显奢侈的德式建筑不同, 相邻的华人区却显得有些水深火热,如果你想探寻德式建筑的另外一种风貌,不妨去青岛里院看看。

殖民地建设初期,殖民者在城市规划中划分出了欧人区与华人区。 建造规范上的差异, 也使得两地在建筑类型和居住环境中产生了鸿沟。 尽管这样的区分在后来因城市发展和人口膨胀而废止,却仍对各区域内的建筑形态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大量的华人从原本的居住地迁居到位于欧人区西部和东北部的台西镇、台东镇, 以及稍远一些的大鲍岛华人区。 与此同时, 来自中国各地的新移民带着对西方文化的好奇与热情涌入了这座殖民城市。 有限土地上人口的急速膨胀不单单带来了更为密集的路网,也催生出独特的建筑类型。 在殖民文化的影响下, 在一种对待中国文化较为宽容的氛围中, 里院, 这种融汇东西方文化的新型建筑形式孕育而生。

大概没有人会想到,率先提出这种折中式建筑的阿尔弗雷德 ·希姆森( Alfred Siemssen)竟是一名来自德国汉堡的商人。 受到在上海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在参与大鲍岛华人房屋的建设时, 希姆森渴望通过一种“ 华洋折中” 的方式来解决青岛的华人居住问题。 完整的方形街区被两至三层的建筑围合起来, 形成广阔的内院, 作为社区生活的空间。 建筑一层进行商业活动, 二层以上作为住宅。 东西方的巧思在这里交融, 里院, 也成了青岛老建筑中最为市井的代表。



青岛德式建筑最为市井的代表——里院

青岛的里院中, 劈柴院最为著名, 但这个曾让老青岛的饕客趋之若鹜的去处, 也像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一般,经历了令人尴尬的商业化开发而演变成游客胜地。 因而若要探访里院, 另一处怕是更值得青睐。 由圣弥爱尔教堂沿德县路、安徽路一路向北, 很快便会迎来一条曲缓深长的坡道——黄岛路, 老青岛最著名的市场街之一,有着因年深日久的磨砺而显得油腻的马牙石路面。路边街市上散发出的五颜六色的灯光在泛着油光般的地面上反射, 再略带慵懒地散开, 周遭的一切似乎因这份略带颓废的市井气得以以慢镜头的方式徐徐展开。 就在这马牙石的路面上,一道拱门通往一座著名的里院——平康五里。这座里院与劈柴院相比, 虽同样门庭若市, 却更多是因为“ 去不得”。 这座建国前青岛首屈一指的烟花之地,即使你不知道它的身世,也能凭着置身室内单纯的建筑体验,对它的身世浮想联翩。

建筑整体为四边形, 但因位于道路交汇处, 而呈现不规则状。 入口设在内院最开阔的位置, 院落深处的尺度很小, 逐渐收紧的内院自一入院门便给人一种强烈的围合感, 好似整座院子都压过来了一般。 二到四层的房间通过回廊在面朝内院的方向设置入口,回廊上伫立着鳞次栉比的红漆斜撑式廊架,只是红漆斑驳早已没了当年的纸醉金迷。 庭院中两座双跑楼梯通过回廊连接所有房间, 形成完整的、由室外到半开放回廊再到室内的空间体验。

如今的平康五里,本土居民已悉数迁出,现在居住的,多是在周围市场经营小买卖的外地移民。 他们像百年前第一批来到青岛的移民一般, 企望在这座“ 曙光之城” 里找到所期盼的未来。因年久失修,整座里院犹如颓垣废址,杂草丛生, 岌岌可危。 走廊和院落中堆满杂物, 那些破败的房间里传来的孩子嬉闹声叫嚷声,这些平凡而渺小的日常,也给这座建筑早已香消玉殒的往日浮华画上了一个平静的句号。

当城市的中心随着行政中心的迁移而转移到更远的东部地带,历史的痕迹在某个时刻以它们已有的样子得以栖居。 但无论青岛的面貌如何日新月异, 这些德式老建筑都在丰盈的水汽中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气氛是记忆的产物,而正是这些建筑提供着关于这座城市记忆的线索,塑造着它的氛围。

以上内容,你可以从App“另辟蹊径”上找到。

关键词:建筑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