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在以男性画家为主导的画坛下,女性画家虽因社会环境的制约在绘画语言的建树上也没能超越男性画家,但她们以女性画家特有的细腻情愫,拓展了一般男性画家很少涉及的情感天地。浙江博物馆自11月25日起,推出“流芳未歇·明清时期女性画家作品展”,此次展览整合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和常熟博物馆庋藏的30余位明清时期闺阁画家书画作品60余件(组),从中或可触碰古代规格女性流入笔端的细腻情怀。
展览海报
中国古代绘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历朝各代名家辈出,唯女性画家足迹往往隐而不彰。尤其是在明代以前,无论从画史记载还是从作品流传来看,女性画家实属凤毛麟角。
明代,伴随着手工业和内地商业及海外贸易的日益发达,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在手工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受其影响,各种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长期受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束缚的女性萌发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同时,具有先进思想的吕坤、汤显祖、袁宏道等文人,在妇女问题上都不同程度地提出反对传统礼教,赞美女性才智的新看法,从而引起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重新审定,也使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地位也得以提升。
李因,《水墨松鹰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江浙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三国时期的陆逊,晋代的陆机,盛唐的白居易、苏轼都曾在苏杭为官。南宋迁都杭州后,江浙逐渐成为文人荟萃之地。
至明代,这里更是当朝重要画家、文人的聚集地。以戴进为首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画派”,以恽寿平继承北宋徐嗣同没骨法的“常州画派”,以陈淳、徐渭为首的“写意派”,以周之冕、孙克弘为首的“勾花点叶派”等。始于北宋的文人画理念在不断的绘画实践中也逐渐发展和渗入到了一般文人士子,尤其是江浙地区文士的学养之中,或为父子相继、夫妻相传。家藏书画和家庭成员创作的观摩,都潜移默化地引发了女性对书画的创作兴趣。在擅画者的亲自指点关照下,她们在日常生活闲暇之余以笔墨为伴,借书画创作抒发内心情感。一些具有相当文化权的大鉴藏家,如王穉登、董其昌、陈继儒、李日华、汪珂玉等开始关注女性的绘画艺术,他们赏识她们的作品,并在作品上进行题跋、评论,说明这一时期女性已经积极介入到诗画创作领域并获得认可。
徐灿,《大士像》,浙江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