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梵高:崇拜米勒,立志当农民画家(1)

2016-01-08 09:13:57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公开出售尼厄嫩墓地的十字架》,1885年

《公开出售尼厄嫩墓地的十字架》,1885年

《播种者》,1888年

《播种者》,1888年

《阿尔勒附近的花田》,1888年

《阿尔勒附近的花田》,1888年

《绿色的葡萄园》,1888年

《绿色的葡萄园》,1888年

田间速写,1882年

田间速写,1882年

《捆麦子的人》,1889年(本版图片均由出版方提供)

《捆麦子的人》,1889年(本版图片均由出版方提供)

编者的话

没有人会否认,文森特·梵高(1853—1890)是世界上最才华横溢且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大师之一。然而,长久以来大众眼中的他,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艺术疯子。“你看看自己,你又不是瞎子,那刺眼的黄色,完全是杂乱无章。”同为艺术家的高更也曾对梵高这样说。

近日引进出版的《梵高手稿》,由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安娜·苏从梵高近千封书信中精心挑选出150多封,并配以信中提到的250多幅画作手稿与草图,纠正了梵高的“疯狂”形象。比如,他曾苦练素描等基本功,对透视、比例、阴影等技术细节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他以米勒作为自己从艺路上的精神导师,立志当农民画家,就像农民耕作土地一样耕耘自己的画布。

通过这些书信与画作,人们看到的是梵高独到、敏锐的观察力,而非疯子式的胡言乱语。这样的梵高,人们或许不熟悉,却分外真实。

从艺路上,他曾是循规蹈矩的学徒,对于透视、比例、阴影等技术细节,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

人们熟悉的梵高画作大多不按常理出牌:笔触粗犷,物象变形,色调明亮得近乎刺眼。事实上,从艺路上,梵高循规蹈矩、自学成才,苦练素描等基本功,对透视、比例、阴影等技术细节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

梵高在艺术代理商、老师、传教士等工作岗位上逐一碰壁之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下定以绘画为生的决心,约在26、27岁,这个年龄不算年轻了。为这一疯狂梦想提供坚实经济支持的,是弟弟提奥。这份兄弟情谊,是梵高一生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亲友关系,是他情感、思想和经济上的支柱。由此,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梵高绝大多数信件都是写给弟弟的。这些信件涉及梵高作品构思、创作中很多巨细无遗的片段,并且时常提及要钱或者确认收款的内容。

习画早年,梵高迫切想要画出像样的、卖得出去的画,目的很单纯——这样可以维持生计。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掌握技术,比如作为重要基础技能的素描。在接触油画和色彩之前,梵高经过了一年多素描的强化练习。约翰·马歇尔的一本《艺用解剖学》,是他常用的参考书,书里有大量关于手足等的解剖示意图清楚实用。从骨骼到肌肉,正面到背面,为了把绘画中的透视法练好,他花费了很多精力去钻研,自己也说“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极大的耐心”。他甚至想到从兽医学校弄些解剖示意图,比如马牛羊,然后按照画人体解剖的方法去画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