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孔雀虽美,却丧失了蠢鸟的思考(1)

2016-01-25 09:12:59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孔雀》 150×200cm 布面丙烯 2015

《孔雀》 150×200cm 布面丙烯 2015

《鸟》 叶永青

《鸟》 叶永青

◎王麟

展览:镀金时代——叶永青个展时间:至2016年2月7日地点:亚洲艺术中心(798艺术区)

叶永青的作品,早在几年前就在网络和微博上被几千万人关注和争论过,只不过网友们关注的点在于:为什么类似孩童般涂鸦的丑陋怪鸟可以卖几十万?从丑陋的怪鸟到镀金时代的漂亮孔雀,叶永青的思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5年12月5日,展览“镀金时代——叶永青的游走”在北京亚洲艺术中心启幕,展出了艺术家2015年最新架上绘画,包括孔雀系列、花鸟系列、一幅玉兰、两幅纸本手绘册页作品等,其中以孔雀系列为主。

从怪鸟到孔雀,讨论鸟的问题前,我认为有必要把时间再往前推——

1986年11月,“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Rauschenberg)作品国际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了大量艺术家用摄影、绘画、现成品拼贴的艺术作品。当年12月《中国美术报》第22期以近四分之三的版面刊发专题评议。

劳申伯格的此次展览给当时中国艺术家的思考和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叶永青自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那个展览对我产生的影响是艺术应该与现实发生关系。”叶永青在后来的访谈中谈到。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叶永青从1988年至90年代初期的“大招贴”系列作品的创作中。在“大招贴”系列作品中,叶永青的创作发生了剧烈的转变,从对云南的风景和生活场景的创作转向从文化的上下文入手,调动历史记忆和经验,进行针对文化批判似的表达。“大招贴”系列作品的整体形象来源于“文革”大字报的经验,由绘画、拼贴以及综合材料的方式完成,以组装和现成品的方式展示。

1993年之后叶永青停止了“大招贴”的创作。艺术家本人给出的解释是:“我要绕开西方后殖民的陷阱,绕开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1994年到1999年,叶永青在世界各地游学,间或画出了一批批类似随感和日记的绘画,它是个人化情绪的自由书写,也可以把这些作品视为在世界各地发回的一封封家书。叶永青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是由不同的色块和方格所构成,重复地使用一些符号:鸟、书本、笼子、数字、大叉或圆圈的图形等等。在我看来,这一系列其实是“大招贴”的创作手法和风格趋向的延伸,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叶永青还在创作类似的日志式的绘画。

1999年叶永青回国,在大理尝试着把过去一些随手涂抹的图像,以前在画中出现过的鸟、笼子、虚拟的书信等等先用铅笔自由地画在纸上,通过投影放大在画布上,然后用笔逐点拷贝,就像老太太绣花一样一点点描出来。有时候,他会故意强调那些毛糙的细节,让其在填充之后显得图形更加毛糙。叶永青以一种逆向性的方式,用超级写实主义的办法画一个看起来像是用两分钟就能完成的涂鸦,体现出一种荒诞感。在这个系列的不断推进变化中,叶永青有意识地画了许多跟中国花鸟意向吻合的题材——花鸟系列。在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中,鸟是优雅富贵的象征,但是在中国民间的俗语里面是个骂人的话,“画个鸟”就是画什么都不是,显然叶永青借用了俚语中的含义进行反讽和调侃。在理论的梳理上,美术史家巫鸿对叶永青的评价较为准确:无休止的重复符号及绘画动作,进一步强调对意义的否定。重复性成为绘画性的主题,通过消解绘画性造成张力。“重复”同时意味着对主动进入的拒绝——包括思考、推理、逻辑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