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伦勃朗的另一面:画架上的企业家(1)

2016-01-26 09:06:48  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冯白帆    参与评论()人

一、传统观念中的伦勃朗

在BBC一部有关伦勃朗的纪录片中,主持人西蒙·沙玛勋爵(LordSimonSchama)满怀感慨地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是个画家,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被人们羞辱?还是遭到世人嘲笑?都不是。最惨的是你必须亲手撕毁你心爱的作品。”这件惨事就让伦勃朗碰上了。

伦勃朗《巴达维亚人之誓》1662年

伦勃朗《巴达维亚人之誓》1662年

1662年,伦勃朗(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1606-1669)为阿姆斯特丹新市政厅绘制的《巴达维亚人之誓》(TheConspiracyoftheBataviansunderClaudiusCivilis,1661-62)被委托人退了回来。他风格粗犷,野性十足的画作与市长精致而优雅的趣味严重不符,作为惩罚,艺术家被迫亲手裁切了自己的作品。这不禁让人想起1642年的另一场官司:伦勃朗因《夜巡》(TheNightWatch,1642)没有遵从当时的绘画惯例,依照身份和军阶来排列委托人而被告上法庭。如果说20年前的那次惨痛经历并没有完全击垮伦勃朗,那么这次重创则彻底摧毁了他的意志。从此,伦勃朗心灰意冷地转向了内省性的自画像创作,最终穷困潦倒地结束了他的人生。

这两桩官司加上那些伦勃朗申请破产、四处举债,并且把自己藏品拍卖殆尽的轶事,在人们心中造就了一个不被世人所理解、孤独但灵魂高贵的天才艺术家形象。无论是雅各布·罗森伯格(JacobRosenberg,1893-1980)那些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还是凡龙(HendrikWillemVanLoon,1882-1944)费尽心力撰写的《伦勃朗传》(TheLifeandTimesofRembrandtvanRijn,1930),似乎都在极力为这位孤独的天才画家鸣不平。伦勃朗不仅是荷兰黄金时代卓越的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个敢于和世俗偏见抗争到底的悲剧英雄。从19世纪之后,伦勃朗的这种形象便在艺术史中固定下来,并深深地烙在了每位伦勃朗爱好者的心中。

在今天,伦勃朗这个名字已经变成了个人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情调等各种高端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任何能够与这个名字产生关联的事物都意味着卓越的品质和极高的市场价值。著名的跑车品牌皇家布加迪(RoyalBugatti)甚至打出过这样的广告词:“如果您买了这辆车,那就好比在伦勃朗年轻的时候收藏了他的作品并将它保存至今。数年之后,它将身价百万!”很显然,伦勃朗早已超越了个体艺术家的身份,变成了某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价值符号。历史到了这里似乎就应该尘埃落定了:这位天才虽然没有在生前获得人们的理解,但毕竟在之后的数百年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所追捧。关于伦勃朗的悲剧的申诉似乎应该就此结束了。然而,事实恰好相反。

上个世纪80年代,伦勃朗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了新闻舆论关注的焦点。人们发现:伦勃朗的许多作品都是“假的”!就连《戴金盔的男人》(ManwiththeGoldenHelmet)、《波兰骑士》(ThePolishRider)等经常出现在教科书里代表作也不是他亲手绘制的。对画家来说,尤其是伦勃朗这种级别的画家,这可比亲手撕毁自己的作品要严重的多。因为,伦勃朗个人的悲剧再怎么惨痛,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而这次危机却牵涉到数百年间人们依照这个价值符号建立起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现实的商业利益。还有比这更悲剧的么?

二、伦勃朗的作品危机

整个事件源起于1985年。那年的11月19日,《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以《专家说:作者并不是伦勃朗》(ARembrandtIsn’t,ExpertsSay)为题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像一颗炸弹,让原本就动荡不安的欧美艺术市场变得更加混乱。文章里提到的这幅伦勃朗作品《戴金盔的男人》现存于柏林美术馆。它历来被认为是伦勃朗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于《纽约时报》在欧美公众中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因此,这次事件从一开始就突破了专业艺术史研究和艺术品鉴定的小圈子,第一次将伦勃朗作品的“归属”问题带入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