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人类画猴的时候,其实是在画自己(1)

2016-02-03 09:28:21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松猿图》 宋 法常

《松猿图》 宋 法常

《十二生肖册——申猴》 齐白石

《十二生肖册——申猴》 齐白石

◎陈青青

猿猴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智力水平、行为举止等也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他们的嬉戏、攀爬、追逐、打闹等一举一动都受人们关注。在中国艺术史上,“猴文化”在佛教文化、禅宗文化、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中皆有体现,从最初出土于河北平山的战国十五连盏铜灯上出现的群猴相戏于树的形象,到今天动漫影片中的孙大圣,几千年来,人们都表达着对于“猴”这一物种的喜爱。

早在战国时期,猴的形象就出现在日常用具如铜灯、带钩中,用于装饰。最早出现于绘画中的猴形象,应追溯到佛教壁画,现存于新疆库车克孜尔洞窟的壁画中,有很多猴王本生故事的情节。例如第38窟中猕猴王舍身救群猴脱险的故事:猕猴王在带领群猴潜入国王花园偷食果实时被发现,被追捕时逃至悬崖边,情急之下猴王以身当桥,横铺在两岸间,供群猴脱逃,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而摔下悬崖。壁画以菱格画的形式表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景,将猴王舍身之壮烈与群猴逃跑时惊慌失措的紧张感表现得极为生动,这算得上是最早关于猴形象在绘画中的表现。

北宋出现了一位以猿猴画而著称的代表画家:易元吉。易元吉,字庆之,湖南长沙人,生活于北宋宋仁宗、宋英宗时期。他自幼聪颖好学,原以画花鸟蔬果为主,后来看到了花鸟大家赵昌的作品,被深深折服,感叹道:“世未乏人,要须摆脱旧习,超轶古人之所未到,方可成名家。”因此他改而专攻前人未涉及的题材来,开始专攻猿猴画。他走访名山大川探访观察猴、鹿等野生山禽,穷年累月勤勉研习,因而他笔下的猴形象逼真灵动,在猿猴题材绘画中无人能及。

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猴猫图》是易元吉流传度最广的作品,画上有赵孟頫题跋:“二狸奴方雏。一为孙供奉携挟。一为怖畏之态。画手能状物之情如是……”画面右侧有一只被绳子拴着的猕猴,怀中挟持着一只小虎斑猫,结伴而过的另一只虎斑猫受到惊吓,落荒而逃,后背拱起,边走边回头张望。被拴住的猕猴怀中挟持着惊恐警觉的虎斑猫露出洋洋得意之态,易元吉将猕猴皮毛的蓬松通过高超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将猕猴机智得意的神情与小猫的憨态可掬传达得细致入微。

猴与猫分别是“侯”、“耄”的谐音字,有封侯长寿之寓意,因此这一题材的绘画是宫廷艺术中的常见吉祥题材。易元吉还有很多以猴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宣和画谱》中,有著录北宋末年宫廷御府收藏有易元吉的作品245件,其中有关猿猴的作品40件。在易元吉之前,猴之形象尤其是在六朝至唐宋的文学作品中都担当着文人抒发失意愁绪的寄托,但易元吉将其自身化入猿猴的世界,体悟猿猴的情感悲欢,以画家个体去体察形象的内在,达到猿猴这一艺术角色在绘画中的有力转换,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创举。

南宋的画僧法常也擅画猿猴,《松猿图》便是他颇具特点的作品,《松猿图》与《鹤图》、《观音图》一并为三联立轴,现都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松猿图》中可以看出法常用苍劲老辣的笔法画出松树粗糙的质感和疏简荒寒的意境,松树上大猿猴怀抱着小猿猴坐在树杈间,笔墨简淡,格调静穆素雅,两只黑黝黝、毛茸茸的猿猴出现在山谷间清幽超然的环境中,有极强的禅宗意味。在禅宗思想中往往将猿定义为妄心的象征,又加之法常僧人的独特身份,使笔下的猿猴增添了几分禅门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