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艺术(1)

2016-02-04 09:01:47  共识网 艾蕾尔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艾蕾尔,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著有《灵性之维:圣水墨研究》,译著《马克·罗斯科:艺术写作》、《弗兰西斯·培根: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撕扯》等。2015年—2016年,策划大型艺术巡回展“窒息!不止于霾”(北京站—天津站—河北站),引起广泛影响。本栏目特邀策展人艾蕾尔结合其策展经验,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入手,梳理与反思当代艺术脉络、现状。

“雾霾”能否成为当代艺术的议题?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何?“生态批评”如何影响艺术策展?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当代艺术绝对不会以任何“主题”为壁垒去规定艺术家能进行或者不能进行某种“主题”的创作。

艺术创作是自由的,由“霾”引发的艺术创作,直接反映出艺术作品和发生场域之间的生成关系。这种关系曾经被形式主义者所摒弃,譬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色域绘画(color-fieldpainting)便直接取消了艺术作品的发生场域。

但不久之后,形式主义走入绝境。20世纪60年代末,艺术家重新认识到艺术作品与发生场域关系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米克、克罗德尼、卢科特等学者的著作里就已经出现“生态批评”这个概念,他们呼吁建立一种以生态系统为目标的批评理论。20世纪80年代,生态批评者、后现代主义者、女性主义者和多元文化主义者达成一致:艺术作品不可能完全脱离其发生场域的文化内涵及功能意义。1980年以来,艺术作品的发生场域开始渗透社会性议题,而生态议题成为当代艺术最直接前卫的议题。直到20世纪末,生态批评已然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课题。

生态批评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其发现了“特定场域(site-specific)”作为当代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插图1:理查德·米沙拉奇 2011 的“荒漠系列”摄影作品

插图1:理查德·米沙拉奇 2011 的“荒漠系列”摄影作品

在形式主义大势已去的世代里,艺术家认识到“特定场域”对艺术作品的意义,并创作属于某种“特定场域”的艺术。譬如,涌现于60年代中期的地景艺术(EarthArt)。

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批艺术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然世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譬如,1994年至1995年,弗兰克·摩尔(FrankMoore)画了三幅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大型画作,将自然的崇高典范与工业化生产对峙起来:一方面表现出自然的崇高壮美,一方面揭示破坏自然的工业化生产。

著名的摄影师理查德·米沙拉奇(RichardMisrach)自1970年直至今天,坚持拍摄美国西部沙漠的系列摄影作品,他以“荒漠化”为艺术议题,审视了自然灾变与人类入侵活动的矛盾。

插图2:理查德·米沙拉奇 2011 的“荒漠系列”摄影作品

插图2:理查德·米沙拉奇 2011 的“荒漠系列”摄影作品

美国艺术家陈貌仁(MelChin)的艺术则一直关注“土壤污染问题”。1991年,在一处危险废弃物的填埋场,陈貌仁启动了著名的艺术项目《重生之地(RevivalField)》。他试图结合艺术与科技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他把整个“去除”过程类比成雕刻的“去除”材料,因此称其为“雕塑”项目。这未尝不是对博伊斯“社会雕塑”理念的普及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