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博特罗的“胖子”,艺术上的“魔幻现实主义”(1)

2016-02-04 09:01:27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用特有的语言符号重现大师巨作,可谓博特罗创作的一大特色。重新演绎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油画“胖版”《蒙娜丽莎》,被视为博特罗的代表作。

用特有的语言符号重现大师巨作,可谓博特罗创作的一大特色。重新演绎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油画“胖版”《蒙娜丽莎》,被视为博特罗的代表作。

博特罗创作于2005年的油画委拉斯凯兹《玛格丽特公主像》再创作。

博特罗创作于2005年的油画委拉斯凯兹《玛格丽特公主像》再创作。

“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背后始终是现实。博特罗创作于2000年的油画《女裁缝》,描绘的正是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本版图片除①为资料图片外,其余均由展方提供)

“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背后始终是现实。博特罗创作于2000年的油画《女裁缝》,描绘的正是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本版图片除①为资料图片外,其余均由展方提供)

本报记者范昕

世界上最讨喜的“胖子”来了!近日,《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登陆中华艺术宫,84岁的哥伦比亚艺术大师博特罗携笔下一众形象夸张、色彩明丽的“胖子”与上海观众见面,掀起观展热潮。

拉丁美洲特有的“魔幻现实主义”,不仅独属于文学领域,它同样也是拉丁美洲现代艺术的美学基础。博特罗笔下圆嘟嘟、胀鼓鼓、异乎寻常的“胖子”形象,即可被视为艺术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它们幽默、风趣、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然而,这样的快乐并不单纯,背后渗透着淡淡的忧伤。

画布是他最终的斗牛场,凭借有着夸张体积感与强悍色彩感的“胖子”形象走遍世界

抽象表现主义一统天下的很长一段时间,博特罗自嘲自己的作品就像“麻风病人”,没人敢碰。然而,他依然坚持着具象的创作方向,将自己的探索视为“一种微妙而持续的进化”,逐渐形成自我辨识度。

1932年4月19日,费尔南多·博特罗出生于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他4岁就失去了父亲,12岁为摆脱贫困被送入了当地的斗牛学校。家人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斗牛士,这在哥伦比亚这样的西班牙语国家可是成名致富的捷径。博特罗在斗牛学校待了两年,花了大量的精力观察斗牛的场景。斗牛场上的激情四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美学印象,他也渐渐发现,相比斗牛,自己从小喜欢的绘画似乎更能反映人类强烈的搏击、抗争精神。在亲友的资助下,他选择投身绘画事业,画布成了他最终的斗牛场。公牛、斗牛士、斗牛场统统出现在了博特罗的作品中,贯穿其绘画人生的更有一股斗牛般的精神。

博特罗的绘画起点始于麦德林画院。1948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正规绘画学习,年仅16岁的他即在麦德林首开个展,并代表当地画家到首都波哥大办展。与此同时,他的绘画技能已经可以谋生了,他为当地报纸的副刊画插图挣学费。1950年,博特罗到波哥大投师名门,两年后,20岁的他凭借作品《海岸》摘得第9届哥伦比亚国家艺术家沙龙奖。这笔奖金圆了他前往欧洲研修西方绘画的梦想,西班牙的马德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都留下了他游学的足迹,戈雅、提香、委拉斯开兹、丁托列托等艺术大师均成为他的创作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