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残酷的不是“荷赛” 而是这个世界(1)

2016-02-24 09:50:49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程铁良

2月18日,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即荷赛)评审结果揭晓,两名中国摄影师获奖,其中张磊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陈杰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1955年,这项比赛最初在荷兰举办,也就是为什么称为“荷赛”。从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时只有11个国家的42名记者参加,选送照片不到200幅。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第59届“荷赛”的82951幅参赛作品来自于128个国家的5775位作者。

一个本不大的小圈子之所以搞出这么大动静,我想无外乎这么几个方面:一、全球视野。“荷赛”从最初的荷兰国内新闻摄影比赛扩展到全世界的范围,得益于“顶层设计者”的全球视野,这为以后的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坚持与推广。“荷赛”依靠基金会的支持,坚持每年一届的传统,不断推广它的理念和作品,扩大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三、作品服从新闻价值标准。就“荷赛”的评选标准来说,中国学者早有研究并总结出五条标准:题材重大、瞬间动人、技术完美、拍摄艰难、效果显著,而这五条标准又都服从于新闻价值这一最首要的标准。(《从“荷赛”四十年看世界新闻摄影发展》刘庆云1997)。四、战争、灾难、疾病、暴力、污染等照片对人构成视觉刺激,容易产生社会影响。五、摄影表现手法独特,有摄影师的独立思考。六、具有被全球摄影师认可的新闻摄影比赛数量不多。

“荷赛”在中国的影响与其作品进入中国比较早有很大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荷赛”的推广提供了机会。1979年我们开始恢复向“荷赛”投送作品,1987年和1988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先后派出两个代表团赴荷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988年《世界新闻摄影三十年作品展》在北京展出时,观众之多竟发生了挤倒展牌的场面。此后又分别在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8个城市展出,引起强烈反响。“荷赛”的获奖作品极大地冲击着中国新闻摄影人的观念。

其实,关于新闻摄影作品的比赛,“荷赛”的创立时间并不是最早的。美国1942年在普利策奖中设置了新闻摄影奖、1944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创立的全球年度图片奖(PicturesoftheYearInternational,简称POYI)也都是很有国际影响的新闻摄影奖项。与“荷赛”相比,国内的新闻摄影师对普利策奖和POYI接触和了解的相对较少,因此获奖者也不多。

既然我们认可“荷赛”的奖项,也就必须认可“荷赛”的价值观,只有按照这样的价值观去参与评审,才能被认可,才能更多地参与到这个比赛中来,并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条路,是被我们的摄影师们探索出来的。自1979年开始,中国恢复向“荷赛”投寄作品,但当年的作品未能进入评选赛场。1988年第31届“荷赛”,杨绍明拍摄的《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获新闻人物类组照三等奖。自此以后的7年间,尽管中国的摄影师每年都不间断地投寄作品,但是终究没有被认可。从1979年到1996年这十多年间,恰恰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价值观开始发生碰撞、反思、转变、重构的时期。

1996年第39届“荷赛”,山东画报李楠的作品《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获艺术类单幅金奖、2000年第43届“荷赛”;中新社王瑶的作品《60岁重返舞台》获艺术类组照金奖;2002年第45届“荷赛”,中新社贾国荣的《中国体操夺冠赛》获得体育类单幅铜奖。尽管在这些获奖作品中,都没有触及到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但“过了河”的摄影师们至少摸到了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基本宗旨的含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