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用再造水墨,不断认识自己,把一 段生命固定下来(1)

2016-04-25 10:46:18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杜之韦五十年作品展明天起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 接受早报采访谈对“新水墨”的理解

杜之韦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杜之韦《大峡谷》

杜之韦《无题》

杜之韦认为,“所谓毛笔的笔性其实是在训练你的手,训练你的心。我从小知道,要成为一个好的国画家至少要到50岁,而真正很好要70岁之后。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因为它的特殊性。”

画家杜之韦出生于1949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注定了此后的人生会处于不断的跳跃中。诞生于黑暗与黎明的缝隙中,解放之后的所有起起落落的运动也一项都没有错过,明天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的“画道”展览,是杜之韦从艺五十年来首个在国内的个展。百余幅作品从临摹古画、书法,到油画,以及水墨种种再造的新法,很难做一个性质上的概括与定论,其复杂程度就像时代变动中的画家经历,脉络多变,动因始终在画框之外。杜之韦对于新水墨的探索之途也是在人生的每一次或主动或被动的变化与创新中渐渐形成。

如果没有成为画家,又会有怎样的人生?杜之韦自己也无从知晓。青春却微茫的人生里,借由一斤4毛钱的包谷酒初尝醉倒的况味,是在插队落户的贵州农村。“在三十岁之前,我已然把自己喜欢的事都尝试过一遍了”,写小说、拉小提琴、玩音响、装电视机、摄影、打乒乓球,甚至还因为会玩音响装电视机而当过街道仪表厂厂长,然后才明白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是中国山水画。

1977年“文革”结束,杜之韦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1987年5月,年近不惑的杜之韦终于踏上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出国前,杜之韦曾在潘雨廷先生门下受教八年。记得每次和潘老师讨论“空”的问题,老师都会笑着回答说“无住还要生心的,你以后慢慢会懂”。他与国内即将兴起的艺术新潮流背道而去,却因此踏上了一条孤独而极具个人风格的水墨再造之途。

在美国的最初4个月,居然没有下过一滴雨,阳光闪耀到不戴眼镜根本无法睁眼,异域的色彩饱和度所带来的刺激,激发了他对于色彩的冲动,使他开始思考墨色里的中国画如何变化,他尝试着画瀑布、巨石、树,将它们的形象用笔直的大笔的线条抽象化,大峡谷大开大合的空间结构以及巨型的沟壑皱褶,成为一个天然的画面,落在一位东方古老国家的画家眼里与心里之震撼,成就对于以往传统材质、表现手法、画面张力的再造。在接受东方早报记者专访时,杜之韦说:“画画可以不断认识自己,把自己的一段生命固定下来。当我今天办这个画展,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但看到了这些作品,就可以串联出在艺术这方面我自己一生的过程。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那就是我。”

创作上一直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