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巡回派的气质究竟是什么?(1)

2016-05-16 09:54:3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意大利那不勒斯女人》 列宾 1894年

《意大利那不勒斯女人》 列宾 1894年

 《雪》 列赫特 1997年

《雪》 列赫特 1997年

 《小池边的女孩》 叶扎科夫 2013年

《小池边的女孩》 叶扎科夫 2013年

 《女孩》 维多利 2015年

《女孩》 维多利 2015年

◎尤勇

梵高不知道自己是后印象派,毕沙罗不称自己是印象派,柯罗不知道自己被巴比松冠名,甚至米开朗基罗也不知道文艺复兴三杰是怎么回事,乔托也并无意惹出欧洲绘画的变革。通常来讲,没有一个伟大的画家会以派别自诩,非但如此,更是常以为耻。但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画家却有非常的自觉,这跟之后的达达派、观念艺术等系的艺术家对派别的自觉非常接近,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个麻袋把零碎的物件装起来才好管理。

凡是一群人能聚在一起,组成团体,一方面各自不同,另一方面总有一些共识。巡回画家的共识一言难尽,因为横跨半个世纪的团体,从开端到盛期再到没落,人员进进出出,理念也有诸多分歧,甚至列宾也曾退出画派展览来抗议收紧的画派作风。但总体来讲,巡回画派的共性就是崇尚西欧的大师,忠实于油画语言的探索与积累,对历史与社会尤其是苦难、悲剧的敏感。

我们首先从题材入手。

题材是最接近文本的可谈之物。绘画题材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希伯来希腊的题材在十九世纪淡出历史,向现实生活及精神内部取材;第二次类似,俄罗斯美院的毕业生们把题材从两希文化转入历史或现实。这两次转变与中国现代的宏大历史题材转到“下生活”如出一辙。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画家所想所信的转变加上资金支持者的转变。说到底,人赖以为生者有二,心灵所欲、肉身所需,不便分割优劣先后。

在巡回画派之前的伊万诺夫,穷毕生之精力为画《基督显荣》,光是草稿就挂满了美术馆的几个大厅。这位崇尚古典造型的画家早期意式风格的作品与这最后的大作已经完成了俄罗斯绘画历史的转变,已经具备了十足的俄罗斯风味。而作为巡回画派代表的列宾的《伏尔加纤夫》、《库尔斯克省的礼拜行列》、《伊凡雷帝杀子》、《复活睚鲁的女儿》,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罗佐娃》、《禁卫军临刑的早晨》、《攻打雪城》以及他们大量的肖像画和草稿,很难解读出离经叛道的意味,反倒是对经典充满了敬畏。列维坦、希施金自然主义倾向的风景画,除了在色彩上重大的变化外,很难说他们的动机有革命的意味,毫无戾气和怨念,常常带着俄罗斯特有的文艺的悲剧感,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谓恰当。

俄罗斯不同于苏联,很多时候,国人对俄罗斯艺术的看法总带有政治倾向,其实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并非那么“红色”,画家如同他们的文学家一样,深究的是此善与彼善的交战,苦难与爱的协调,公义与情义的谈判、死亡与恐惧、可怜与可恨、福与祸的此起彼伏等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俄罗斯艺术的误会多半是政治上的误会,他们并非只是要改变,更多的,他们在寻求真相、真实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