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中华艺术 > 正文

这一切都是从莫奈开始的,中国式大师展之怪现状

2016-07-25 09:07:48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这一切都是从莫奈开始的,中国式大师展之怪现状

这一切都是从莫奈开始的,中国式大师展之怪现状

这一切都是从莫奈开始的,中国式大师展之怪现状

这一切都是从莫奈开始的,中国式大师展之怪现状

◎梁行

近日,艺术爱好者因为“吐槽帝”梁克刚一篇对北京某民营美术馆主办的“毕加索·走进中国”展览抽丝剥茧、掘地三尺起底式的调查报道,引发激烈讨论。展出的作品来源如何?展出作品是否价值10亿欧元?这些作品究竟有多少真迹?VIP通票2000元、贵宾票1280元、普通门票120元、家庭套票300元(后改为免费参观),这样的门票价格是否物有所值?针对吐槽帝的追问,被推至风口浪尖的美术馆随后发布声明。阅读那份声明,对于梁克刚以详细数据为基础的种种质疑,美术馆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声明侧重突出展品为真迹,以及该美术馆对21家中小学校、专业教育机构、慈善教育机构的接待、参观情况。这样一份声明能否服众?难说。

“莫奈特展”的成功引发后续效应

达·芬奇、雷诺阿、凡·高、莫奈、米罗、达利、毕加索,请告诉我,上述哪位艺术大师没有在中国举办过展览?答案是:都有。早年,涉及大师作品的展览,都是由具备一定资质的公立美术馆、博物馆跟国外美术馆、博物馆、基金会进行展览合作。完全由民间机构运作的大师作品展,笔者检索所得的较早一次是2007年在上海、杭州、宁波、北京、香港等地巡展的包含塞迪·第·提托、安东尼·米罗、德拉·佛斯、柯罗、雷诺阿等大师作品的“16-18世纪欧洲古典大师油画原作展”,在十年前引起很大轰动。近年,民间机构运作的大师展,从2014年开始大有井喷之势。这个势头,基本缘于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的垂范。

2014年春夏由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上海天协文化传播、K11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莫奈特展”,在90多天的展览时间内,以100元的门票价格,创造了人均排队等候时间超两小时、观展人数近40万的奇迹。展览期间上海K11的人流量比当年春节黄金周上升40%,商场的营业额随之增长20%。在创造近4000万元的门票收入之外,莫奈特展的近800种艺术衍生品销售总收入3960万元。在商场里做一场大师展,观展人数近40万,入账近8000万元。这个成绩,无疑让莫奈特展成为业界现象级的绝佳案例。于是各方人马都运作上马了各色大师展。

上海去年至今年,先后有凡·高、安迪·沃霍尔、达利、毕加索、米罗、雷诺阿、贾科梅蒂等名号的大师展。值得玩味的是,达利展还出现了“撞车”事件,2015年9月外滩18号“疯狂达利艺术大展”开幕,紧随其后的11月份,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超现实艺术大展也登场。而同在9月,另一场“达利的盛宴—超现实主义就在你身边”艺术展在南京金鸡湖美术馆开幕。三个展览都宣称自己的达利展品“血统纯正”。

作为文化艺术中心的北京,去年9月,朝阳大悦城“不朽的凡·高——感映艺术大展”;今年5月,中华世纪坛“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多媒体展(业内称此类展览为PPT展);5月底,在北京东三环某民营美术馆,之后引起轩然大波的“毕加索·走进中国”展开幕,多位名流为这次展览背书;6月,“劳森伯格在中国”、“遇见橄榄树下的雷诺阿”分别在798艺术区的尤伦斯艺术中心和百家湖北京艺术中心亮相……如此多的大师展,背后的水有点深。

商业特展的门票和品质

作为民间机构资本运作的商业特展,有投入就要有回报,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做了就亏本,自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和良性发展的事情,也难有众多公司前赴后继。以创造现象级展览“莫奈特展”的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作为国内顶级艺术展运作的先驱,曾在2012年投入4000万元在当时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举办“毕加索中国大展”,当时门票定价是80元,结果票房异常惨淡,对公司打击巨大。两年之后,天协文化运作“莫奈特展”,在选址购物艺术中心、说服借展方莫奈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门票价格设置100元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调研和沟通,才有了后来的大获成功。客观看,2012年的“毕加索中国大展”和2014年的“莫奈特展”,两个展览都有艺术家的国宝级经典原作,展览投入都是千万级,前期准备也都充分。至于在收益和反响上,前者叫好不叫座,后者名利双赢,它们可以被看作大师商业特展在中国探索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凭借“莫奈特展”而声名鹊起的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在那场展览之后,又在2015年11月推出了现场门票为120元的“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超现实艺术大展,观展人数超16万人次,收获的依旧是满满的门票和口碑,以及越来越多文艺爱好者的关注。上海K11以艺术展览活动带动商场人流和营业额的“博物馆零售”模式,成为目前一直被国内同行模仿,却从未被超越的现象。商场展览的国外先例是日本,商场展览在日本很普遍,全球著名的森美术馆就在一个写字楼的顶层。

“莫奈特展”和“跨界大师·鬼才达利”门票价格的制定是合理的,观众如云与积极的反馈,归因于展览的品质。好的策划,好的筹备,好的呈现,就有好的品质,好的品质带来好的体验。观众买票,就是为了这个。而目前,北京的几个遭到不同诟病的大师展,最缺的就是品质。

大众艺术消费的期待和落空

首先有必要为商业大师展说些话。现在的大师展在艺术专业人士层面遭到最多的质疑,就是不专业不学术不深刻。而笔者认为,艺术普及展和专业鉴赏展本身性质就是不同的。商业大师展,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需要做得最多的就是对大众的艺术普及。是不是一定要有原作,这个并不绝对。

如上海新天地和北京朝阳大悦城于2015年举办的“不朽的凡·高——感映艺术大展”展览,因为整个展览没有一张原作,全是数码影音呈现凡·高跌宕的艺术人生,而被专业人士戏称为“PPT展”。就是这样一个初衷是能留住观众,而没有太多知识储备要求的展览,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将声画结合增加观众代入感。在没有一张凡·高真迹的情况下,以门票130元的价格,吸引了无数人来体验35分钟的视听艺术盛宴。因为这个展览,打破传统的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激发了观众最大的兴趣。观众在这样的商业大师展中,期待得到的是一种文化休闲。

梁克刚吐槽的“毕加索·走进中国”展,在落地北京前,大部分作品曾在上海环球港博物馆以“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的形式与上海民众见面。在当时的展览宣传上,即已用到了“作品全为真迹”、“总价值10亿欧元”的字眼。与北京站“迄今为止在北京展览数量最大、价值最高,同时也是时间跨度最长的毕加索精品原作展”的措辞并没有太多差异,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等下的夸大宣传一直存在。为什么上海展的时候安然无事,北京展却引起了一片质疑?其实去购票网站“格瓦拉生活网”毕加索展上海站的购票评价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来中国就啥都称得上大作吗?这次看老毕的作品真真失望到家。”“展览质量不够高,很多都不是真迹,而是印刷品。”“首先油画部分全部是复制印刷品,购票时并没有说明。其次展品并没有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精品几乎没有,大多是速写,还有毕加索的一些照片。如果价格是30元以内也就算了。”

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摄影/本报记者王晓溪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