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应该骄傲地写一写

2016-04-22 09:03:34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话剧《[富春山居图]传奇》今夜在沪首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话剧《[富春山居图]传奇》今夜在沪首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传说。元朝山水画大师黄公望,古稀之年寄情富春江畔,画成身去,为后世留下一卷《富春山居图》,但动人的传奇这才刚刚起笔。古往今来,它引无数文人骚客、达官显贵为之痴迷,为之沉醉。黄公望、无用师、吴问卿、乾隆、吴湖帆……他们与画作的命运息息相关。

每一个传说都少不了动人的表达。为一幅画做一部话剧,又有何不可呢?今夜,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原创话剧《[富春山居图]传奇》在周信芳戏剧空间拉开帷幕。这是一段跨越600余年的书写,从元代到明清而至民国,《富春山居图》辗转于世,惊险重重。

“有如此波澜壮阔的艺术与精神素材,我们的舞台怎会贫瘠。”导演李伯男说,“这样的中国故事,应该骄傲地写一写。”

中国文化与现代品格,有一种精神磁场

话剧《[富春山居图]传奇》的故事起点就从黄公望的晚年开始,它想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富春山居图》被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深深痴爱。

自元代以来,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都对《富春山居图》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可谓“一甲子一颠簸”。其间,曾发生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乾隆皇帝神魂颠倒,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如今,它的前段《剩山图》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美学与现代品格,是否存在一种密切的感应?这是编剧汪浩提笔写就《[富春山居图]传奇》的原因,他想探寻中国古代文人深层文化人格的“内求”精神,他们锤炼自己的心灵,追求空灵皓远的哲学境界,寄情山水,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是一种独特的生命态度。当爱恨情仇变成了豁达,黄公望才能跟山水在一起去看宇宙跟自然,“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这也是中国文人所向往的内心力量。后世不少学者认为,《富春山居图》代表了一个哲学的高度。

简洁而不简单,做一出东方美学“文人剧”

“这将是一台纯粹的文人戏,寄托浓厚的东方美学。”李伯男说,面对大量涌入国内的海外剧目,本土话剧应该寻找到一种东方式、民族化的表达。在进行舞美设计时,李伯男特意强调节制而高雅的舞美气质,化繁为简。《富春山居图》是代表黄公望绘画艺术最纯熟时期的作品,画面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黄公望独树一帜的“浅绛山水”在卷中挥洒得炉火纯青。

为了与“笔意简远,超逸有致”的画风达成“默契”,话剧舞台风格淡雅悠然。在视觉和听觉空间上采用写意与“间隔”的手法,化用中国美学的元素,追求“江霏山气生白烟”的神韵和气象。虽然这并不是一台戏曲话剧,但在舞美效果中将运用到鼓、大锣、铙钹、小锣等民族乐器,李伯男试图利用中国戏剧中的经典美学元素,打造一台原汁原味的“文人剧”。

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受邀“跨界”参演乾隆皇帝,也吸引了众多票友关注。而剧组有三分之一的演员是公开向社会招募的,寓意中国文化在公众中的影响与传承力量。

作为该剧的“主角”,怎可少了《富春山居图》?当大幕张开,观众还只能见到画卷的山水一隅,随着时间线的慢慢展开,这幅传世名画的面貌将愈加清晰,直至高潮阶段,全幅6丈多长的画卷将在舞台上立体呈现,此时《富春山居图》的人文格局被完全打开。

话剧《[富春山居图]传奇》是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今晚起至23日首演于周信芳戏剧空间。第二轮演出将于7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进行。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