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一个“好战分子”的《前线》(1)

2016-05-31 09:29:5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摄影/Armin Smailovic

摄影/Armin Smailovic

◎张维一

下周,现任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演出总监、导演卢克·帕西瓦尔将携2014年作品《前线》来华演出。此前,他的《哈姆雷特》和《大门之外》都已经由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带到了中国观众的面前。《前线》依旧是战争,这一次,他终于把战场本身放在了舞台中央。

来自比利时的帕西瓦尔,自1999年起在德国开展戏剧创作。他早期在德国排演的作品常常收到两极化的评价,一方面,他得到德国剧场界的极大认可,另一方面,他执导的作品中,充满语言暴力,他的舞台美学对于德国观众来说依旧是一种挑衅。然而帕西瓦尔坚持自己,如今已成为提到德国剧场时不可回避的导演。

帕西瓦尔的故乡比利时曾经有多重的殖民历史,在不大的国土上人们讲着法语、德语和弗兰芒语三种语言。一战、二战时期,比利时虽然保持中立,但因为其在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国土成为一个特殊的战场。也因此,“战争”成为帕西瓦尔作品中不断回溯的母题。

1997年,他在家乡比利时用三年的准备时间排了一部12小时版本的莎士比亚“玫瑰战争”——《战役!》。从理查二世到理查三世之间经历了无数的亨利,父子相残,兄弟相杀;1999年,他用六个月的时间带着德国演员用德语重排《战役!》,为自己开辟了德语戏剧界新的战场;2000年,他排《屁!》,改编自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讲一个从战场回家的父亲;2003年,他排《奥赛罗》,一个能打败敌人的将军,一个战胜不了自己内心的男人;2006年,他排《玛利亚·斯图亚特》,两个女皇、两个女人的战争,他请来了德国射箭队的专业运动员,在王者相见的场景中,让真实的利刃在人与人之间飞射;2008年,他排《脱爱勒斯与克莱西达》,在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场上,敌我双方早就已经厌倦了战争却无法让它停下来;2009年,他排《肯尼迪真相》,一场杀人于无形的现代媒体战争;2010年,他排《哈姆雷特》,舞美是一堵由上千件挂起的军大衣竖起的高墙,之间参差着白衬衫,白色的线条隐隐勾勒出了一个麋鹿的头型,与地上摆放的被割下的鹿头相呼应;2011年,他排《大门之外》,讲一个从二战战场上活着回来,却在生活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退役士兵;2011年,他排《麦克白》,满地的军靴,和《哈姆雷特》中的军大衣一样,都是舞美从四处淘来的真正踩上过战场的靴子;2012年,他排《人人都会孤独地死去》,讲一对夫妇幼稚地以为以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反抗纳粹,就可以为儿子报仇……

真实的战争会如何在帕西瓦尔的舞台上呈现?他的舞台美学是很容易辨认的:破旧、昏暗、宁静,在极简的舞台上,演员站着、思考着、感受着、说着。他会在排练中消除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去掉每一个演员下意识做出的无关动作。他曾把自己比作趴在排练场的一只狗,把自己所处的空间视作一个整体的“场”,他放空自己,进入冥想的状态,用全身的细胞去感受舞台上和舞台下发生的一切,随时做减法,只有当舞台上所有的杂质被去除,能量集中起来时他才会兴奋,才会醒过来。

如此刀光剑影炮火轰鸣的战场前线,他要去掉什么?他会留下什么?《时代在线》的记者写道:“帕西瓦尔不要人们看到士兵是如何被击中的,他要的是炮弹正在空中飞过,人们在等待那一下被轰炸的时刻:《前线》中充满了倾听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