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能吃”的舞台剧《shang·点心》沪上开演

2016-10-17 09:10:08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 (王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华韵中欧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第二届国际青年创意文化周”(以下简称“创意文化周”)压轴大戏——浸入式先锋舞台剧《shang·点心》16日晚在上海正式开演。

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剧的观众从入场起就置身于老上海弄堂,开始边走边吃、边看边吃;而当舞台剧结束,观众尚沉浸在对剧中“酥囡囡”的想象中时,现实版的剧创点心“酥囡囡”已被端到面前。这种融入式的互动形式和边看边吃的全新体验,令现场不少观众笑称:这是一部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且能吃、好吃的舞台剧。

《shang·点心》讲述了来自上海点心世家的85后青年宗毅与点心大师爷爷“小神通”的故事。通过几个年代间的穿越,宗毅看懂了一代匠人对“手艺”的虔诚,也参悟了创新的根基在于传承。

谈及剧情的设计,出品人Vivi表示,上海有相当数量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政府也一直在倡导全社会对非遗传承的关注,但从实际效果看,非遗始终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对非遗的传承是否意味着刻板死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创意文化周活动期间,Vivi的团队寻访了许多点心名师和民间达人。期间,一个观点“神奇”地在几代人之间暗合了,即: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以传承为根基,以变革为枝叶,“非遗”这棵树才可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此外,《shang·点心》的演出过程中,上海话和普通话几乎各占一半。曾有人担心如此安排会让部分新上海人听不懂,但Vivi表示,这正是《shang·点心》想要给观众带来的另一层思考:方言是地方文化的符号,上海开埠百年来,上海话经过演变至此却未灭失;而人们移居到一个新的城市,若要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首先就要从语言开始。该剧还特别邀请了会说上海话的老外进行客串。

“小点心有大文化、大形象,台湾有太阳饼、凤梨酥,日本有和菓子,上海有什么做不到呢?”Vivi自信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