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称“诺奖”颁迪伦是退步(1)

2016-10-24 10:09:10    京华时报  参与评论()人

彼得·汉德克

“诺奖”颁给鲍勃·迪伦是退步

10月18日,奥地利作家、先锋戏剧家彼得·汉德克来到乌镇戏剧节,与孟京辉、史航一起聊其作品《骂观众》背后的故事。这位脚上穿着已有“36岁”英国皮鞋的老人,风趣中不失深刻。当谈到鲍勃·迪伦获“诺奖”时,他觉得这是退步的行为,文学应该把阅读放在第一位,“这也反映出,现在大家对阅读越来越不太重视”。

孟京辉见偶像先聊天气

2013年上海书展期间,彼得·汉德克原本要到中国出席他的新书发布会,却因突发心脏病取消行程。孟京辉、毛尖、孙孟晋几个人曾在上海思南公馆里一起聊汉德克的《骂观众》。孟京辉直言,当时他排《我爱XXX》有些段落就是借鉴《骂观众》,甚至一些句子是直接照搬过来的。聊到兴起时,孟京辉还为“偶像”鸣不平,他觉得如果哈罗德·品特可以获得诺奖,那么也应该给汉德克一个。

这次,汉德克借九卷本中文版文集出版的机会首度来到中国,先后造访上海、乌镇、北京。当出版方世纪文景找到孟京辉参加活动时,孟京辉当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当天的“小镇对话”在乌镇的西栅书场进行,孟京辉透露,他看到汉德克时先聊起了天气,“我说,今天乌镇的天气不错,事实上却不怎么好,我就是没话找话。”

汉德克今年74岁,银灰色头发,面部有些消瘦但轮廓分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他都被看作一个叛逆的“先锋派”。早前几年,汉德克的一些行为和言语,常常会成为欧洲媒体的焦点。对话开始后,汉德克指着自己的鞋子说,“它已经36岁了,是个伦敦的老牌子”,现场翻译把那双鞋子说成了63岁,引来现场观众笑声,令现场氛围一下轻松起来。

写《骂观众》受女友影响

在中国,汉德克最知名的作品是《骂观众》。他在格拉茨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之后退学专心创作。24岁时,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大黄蜂》,同年发表了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这部作品集,由《自我控诉》《骂观众》《卡斯帕》三个作品组成,对于传统戏剧界是很大的冲击,尤其在《骂观众》中,演员站在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让他成为了戏剧界“颠覆”的代表。

聊到当时为何写《骂观众》时,汉德克沉思了一会儿,这对他来说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走上戏剧创作道路,一个直接原因是当时的女朋友是一位演员,因此他“不得不进剧场、看戏、看剧本”。那时他还是个“披头士迷”,他说:“其实不太愿意进剧场,我更愿意做一个读者而不是观众。不过,当时我被迫常去剧场,所以就有了一个想法:对剧场表现的幻象做一个游戏性的创作。”

汉德克总结道,《骂观众》最终能够问世有三个因素:“第一是剧场带给我的奇幻感觉,第二是出版商在背后有驱使,第三是我对披头士乐队的热爱。《骂观众》是在这三者影响下诞生的。虽然名字叫《骂观众》,但它和辱骂没有关系。更多是对观众和演员的分析,而且是用一种声音的方式。在此之后,我成为了一个剧作家,可以理解称我原本是一个勉为其难的剧作家。”

自称是百分百业余作家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是戏剧家,还是诗人?汉德克说:“我确实是一个散文作家,同时我也很幸运能够创作戏剧。我之前讲过一句话,我是一个带着戏剧倾向的诗意散文作家,这就是我的天性。我不是一个完全的戏剧家,也不是一个诗人,而是带着一个抒情化诗意的散文作家。在这方面,我的一个榜样就是歌德,他就是一个具有诗意的散文作家,而不是一个带有散文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