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音乐 > 正文

那些年,你为了单曲而买的唱片(1)

2016-02-04 09:02:18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那些年,你为了单曲而买的唱片

那些年,你为了单曲而买的唱片

本报记者黄启哲

英国当红女歌手暌违多年发行新专辑《25》,国内歌迷翘首以盼。而当大家打开音乐网站却发现,哪怕你只想听专辑中的一首,也得付费15元——不管你是否喜欢专辑中的其他歌曲,都得买下整张专辑。

不仅按照专辑收费,就连不少试听也开始付费。王菲与窦唯的女儿窦靖童的一首单曲《流淌之河》标价2元。有人戏称这是2元“盲选”,为王菲的光环买单。有意思的是,这首歌或因格式不同,在每个平台的售价还不一样。

实体唱片时代,磁带、CD专辑是歌手面对市场重要的载体。然而随着数字音乐成为主流,不管是收听下载还是社交分享,更多的人倾向选择一首歌而不是集纳多首歌的专辑。有业界人士质疑,以专辑形态向用户推送,这样的“回归”是否只是收费的噱头?习惯了要什么才买什么的用户,还能接受打包搭售吗?

互联网时代,专辑成了用户体验的“绊脚石”?

数字音乐出现前,唱片公司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给听众提供购买实体CD、磁带前的“试听”。而如今由于缺少“预览推介”,买张专辑堪比“风险投资”。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互联网时代了,专辑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有网友调侃:“过去买张专辑,歌不好听,还能把磁带抹了录英语听力题。现在数字专辑价格倒是便宜了,买到的歌要是不好听就彻底打水漂了。”

听上去是笑谈,其实也道出了本质——唱片时代用户默认消费的是实体,而到了数字音乐时代,购买数字音乐收听下载权,可能更接近消费音乐本身。如今在线音乐平台,用户可以只下载心仪的一两首歌,并且编辑自己的播放列表,不必像唱片时代“被迫”消费一张唱片中自己不喜欢的歌。基于这样的用户需求,仍旧以专辑为单位打包销售的方式,似乎有违互联网以“用户体验”为上的精神。

不过也有人认为,专辑的存在有其制作的内在逻辑,其中的单曲并非完全独立,所以互联网时代专辑消费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而在过去,也有歌手推出概念专辑,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比如梁咏琪2005年的专辑《Look》10首歌均以时装为主题。“这与用户的选择并不相悖。”新音乐产业观察网创办人陈贤江认为,淡化了“专辑”的概念,反而为音乐人在创作上取消了诸多形式、时长方面的限制。赵照、好妹妹乐队等依靠网络为人所熟知的民谣音乐人在最近一年频频以单曲的形式在各大音乐平台露脸。而像窦唯这样的先锋音乐人,一首作品时长高达41分钟,很难去界定是一首歌还是一张专辑。

取消了专辑打包的销售模式,音乐人的每首歌都要面临传播的检验。只有好的创作传得开、卖得好。英国老牌乐队电台司令的案例或许很能说明问题。他们推出专辑《彩虹里》时,先于实体唱片发售,他们将专辑在乐队网站上免费开放下载,让歌迷“看着给”,如果对专辑不满意,只需支付1美元的传输费。到了正式发行实体CD时,仍能轻松拿下英美两地的专辑销量冠军。

越听越折腾,数字音乐把用户逼成“专业乐迷”?

一首首卖还是一张张卖,在实体唱片时代都普遍存在,为什么到了数字平台,就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呢?原来,眼下在线音乐平台采用的是用户包月下载、免费收听的模式。网友感慨:“每月已经花了8块钱,以为可以畅听无阻,结果心仪歌手出了新专辑,又要再付15元。我只想问,原来包月的8块钱能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