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音乐 > 正文

鲍元恺《炎黄风情、台湾音画》套装唱片首发式将在天津大剧院举行

2016-03-01 16:02:34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鲍元恺《炎黄风情、台湾音画》套装唱片首发式将在天津大剧院举行

鲍元恺

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鲍元恺管弦乐作品的“双璧”、“双子座”,全国各地中小学音乐欣赏教材——《炎黄风情》与《台湾音画》,已由厦门文广影音和标旗文化联合推出两部作品全曲的3CD套装,这是鲍元恺这两部作品首次作为一个整体出版发行。唱片首发式将于2016年3月2日在天津大剧院举行,随后鲍元恺将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主题为《人写、写人 、为人写》的讲座。

鲍元恺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196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3年到天津音乐学院任教,1991年起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他历任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台湾南华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及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研究》编委、金钟奖音乐作品评委,是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鲍元恺的音乐创作坚持“人写、写人 、为人写”的原则,把“以西方音乐形式展现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创作重点。他的作品频繁上演,在海峡两岸和亚洲、欧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及南非都有演出,并由多家机构出版唱片。经教育部审定,中国大陆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课本,鲍元恺《炎黄风情》、《台湾音画》中的选曲均有入选。

《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是鲍元恺的代表作,1991年10月13日在天津音乐厅首演。这部由《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和《太行春秋》六个组曲24首乐曲组成的音乐作品,以脍炙人口的民歌旋律和绚丽多彩的管弦乐色彩,向听众展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汉族人民的生活画卷。20多年来,通过国内外交响乐团在大江南北、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的演出,通过唱片、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传播,《炎黄风情》获得了各地华人的深刻共鸣,引起了西方乐坛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海内外广为演奏的中国管弦乐作品。1995年以来,经国家教育部推荐和审定,《炎黄风情》陆续进入各地中小学音乐课本,成为通过课堂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教材。2012年,《炎黄风情》入选《中国百年音乐作品典藏》。

《台湾音画》最初是鲍元恺应台湾省立交响乐团陈澄雄团长之约创作的管弦乐改编曲《宜兰童谣》、《恒春乡愁》和《高山青》;1997年,为抒发在台湾的独特感受,鲍元恺又创作了三首独立的管弦乐曲《安平怀古》、《鹿港庙会》和《泰雅情歌》。1998年到1999年,在台北爱乐乐团俞冰清小姐和赖文福先生的建议下,鲍元恺先后创作了《达邦节日》、《玉山日出》和《龙山晚钟》三个乐章,并重新组合全曲结构,完成了《台湾音画》的全部创作。作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赴台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大陆音乐家,鲍元恺深刻感受到两岸共同的文化传承。他创作的《炎黄风情》和《台湾音画》,是分别根据两岸民歌改编的管弦乐组曲,《台湾音画》是《炎黄风情》的补充,以交响音乐为形、以两岸文化为神,表现两岸共同精神世界的深度和产生共鸣的广度。《台湾音画》由《玉山日出》、《安平怀古》、《宜兰童谣》、《恒春乡愁》、《泰雅情歌》、《鹿港庙会》、《龙山晚钟》和《达邦节日》八个乐章组成,是以台湾本土音乐为基础,以管弦乐组曲的形式,加入一位大陆同胞内心体验的情感,展现台湾美丽风光和人民生活图景的一部音乐画卷。如今,这部交响音乐作品已经成为台湾各个交响乐团对外演出的保留曲目,成为台湾的官方节庆音乐和台湾的音乐象征之一。

这两部作品全曲唱片现已由厦门文广影音有限公司(原厦门音像出版社)和中国主要古典音乐出版商之一的厦门标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推出。这个“2+1”套装收入了王钧时指挥天津交响乐团的《炎黄风情》录音和2013年汤玛斯·盖尔指挥台湾菁英交响乐团的《台湾音画》台湾录音。其中,1991年天津广播电台在首演前录制了王钧时指挥天津交响乐团演奏的《炎黄风情》全曲,本套CD收入、展示了这次录音中的13首;此后,作者对全曲中的11首乐曲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故这11首选用了王钧时指挥天津交响乐团在2011年《炎黄风情》首演2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再次上演全曲时,这11首乐曲定稿版本的实况录音。

2016年3月2日,将在天津大剧院举行这个套装唱片的首发式及鲍元恺讲座《人写、写人 、为人写》(作为天津大剧院“当代学者大讲堂”的一期)。届时,鲍元恺教授还将在现场进行唱片签售,值得音乐爱好者期待。(李恒生)

(责任编辑:石豪 C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