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音乐 > 正文

巴赫作品中最宏阔最具史诗感的里程碑(1)

2016-03-03 09:54:43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周敏娴

近日,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在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解读了巴赫最伟大的作品《马太福音受难曲》(以下简称《马太受难曲》)。讲座现场座无虚席,由于几百张入场券一经放出就被秒杀,很多热情乐迷站着听完全场讲座。下周一,莱比锡圣·托马斯合唱团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合作、施瓦泽指挥的《马太受难曲》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也是这部作品首次在中国内地完整献演。

杨燕迪教授认为,《马太受难曲》是巴赫所有作品中最伟大的杰作。这部现被当作“艺术”的“作品”,当初却是专为基督受难日(复活节之前的星期五)而作。然而,伟大的音乐最终超越了其原先的实用功能———即便这部受难曲如今常在教堂中上演,其性质也多为音乐会鉴赏。

巴赫的后半生在德国莱比锡城就职(1723-1750),担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音乐指导,并负责该城路德教四大主要教堂(托马斯、尼可拉斯、彼得、马太)的音乐礼拜事务。1727年4月11日周五,巴赫在托马斯教堂上演自己新谱写的《马太受难曲》,这是史上出现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音乐手法最为复杂与丰富的一部受难曲,也是巴赫所有创作中篇幅最大的巨型作品———直到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出现,这部恢弘巨作的时间尺度和规模一直未被超越。它分为两大部分,共68个分曲,长达三个小时,需要三个合唱队(两个混声合唱队、一个男童合唱队)、两个乐队(分别对应各自的合唱队)和管风琴等通奏乐器、以及一组高水平的独唱演员。巴赫生前,这部受难曲上演机会很少;而巴赫身后,人们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随着19世纪初巴赫复兴运动的展开,巴赫众多久已湮没的作品逐渐重见天日———这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年仅20岁的门德尔松于1829年重新排演《马太受难曲》,让这部沉默了八十余年的杰作得以“复活”。

《马太受难曲》的整体安排是一个多维层面交互进行的复杂结构。相关手法借自歌剧,但整体效果又与歌剧全然不同。一段并不复杂且家喻户晓的圣经故事在音乐进行中展开,其叙事节奏被刻意打散并重新编排———听众须时刻跟随歌词,这不仅是为了明晓情节,更是为了领会巴赫音乐的苦心孤诣。最外层的叙事全部由布道者担当(男高音),相当于一个间接的“说书人”,用自由宣叙调———巴赫的宣叙调写作极其用心而到位,其表情刻画的深度和音乐丰富性远超同时代的巴洛克歌剧,是巴洛克时期德语宣叙调的最高楷模。

第二层面是故事中的人物,他(她)们的言语直接与布道者的讲述构成对应。巴赫为耶稣极富旋律感的宣叙调特意配置了纯弦乐的长音伴奏———这是音乐中的“光晕”对等物,以刻画耶稣深沉、从容而果敢的性格。群体人物中的门徒、祭司和群众等,由两个混声合唱队担当(有时分离,有时合作),直接参与情节动作的进展,这里的合唱写作极尽变化、对比和渲染之可能,其敏捷、酣畅与戏剧性的力量让人难忘。

在所有重要的故事节点上,巴赫都会让情节刹车暂停,以便插入亨瑞奇诗作的音乐配曲———这是最关键的第三层面,也是整部受难曲的重心所在。从形式角度看,这即是歌剧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咏叹调”部位,观众在此不再跟随情节,而是停下来反思情节的意义,聆听人物的内心活动,并感受音乐的美妙与表情———这类似电影中的“特写”,旨在凸显、扩充和强化。值得一提的是,巴赫在这里的“镜头”聚焦不是《圣经》里的人物自身———张口演唱的不是有名有姓的“剧中人”,而似乎是在场观众的某个无名氏代表:他(她)即是“你我他”,是我们自己,也指向所有人。人间所有的悲苦、怜悯、同情具有的温暖、慈爱、高洁通过巴赫的咏唱被显现和展示。巴赫奇妙的旋律特质———线条崎岖而曲折,表情深刻而浓郁———因助奏乐器的帮衬得以强调,而合唱时而也与独唱构成对话与交流,进一步增添了层次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