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音乐 > 正文

杨照: 为什么说古典音乐里有中国人最大的功利(1)

2016-09-30 10:48:17  共识网    参与评论()人

摘要:

国际乐坛是全世界最好的天分跟努力加在一起的结果,演奏者彼此互相拷问、互相竞争,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下,这种艰难有时候就变成了魔鬼的诱惑。

虽然和在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学习的女儿李其叡一起举办了多场解说音乐会,虽然多次在台中古典台、台北“Bravo91.3”等电台主持节目、推广古典音乐,虽然为不少报刊杂志写过古典音乐的专栏,但杨照却不认为自己是一名乐评人,他自称“一个解说音乐、服务音乐的人”。

在多年“服务音乐”的过程中,杨照清楚地意识到,由于音乐教育的缺失,专业演出与普通听众存在着鸿沟,有些人觉得古典音乐距离自己过于遥远,有些人想要亲近却不知如何靠近。所以,他试图向大众说明,古典音乐的来源自然清净,又和每个人密切相关,正如同我们一呼一吸。在新书《呼吸》里,杨照用一篇篇催人翻页的小文章,劝说读者不再光凭听力和感受去接触音乐,而是动用全身细胞,与古典音乐发生各种可能发生的关系。

采访嘉宾:杨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

采访者:共识网潘文捷

“音乐就在我们的身体里”:古典音乐以种种方式和我们发生关系

记者:2013年,您出了《想乐》,介绍了100首值得一听的古典乐曲。新书《呼吸》又是怎么构思的?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什么?

杨照:《想乐》是有计划的写作,部分稿子是应香港小交响乐团所托,部分是应香港《明报》副刊之邀而作,古典音乐中每个类别写了10首,总共是100首,都是我喜欢或大家常听到的曲目。

杨照: 为什么说古典音乐里有中国人最大的功利

《想乐》:这样听音乐,你就懂了

《呼吸》则是我的音乐随笔。2003年左右,我在台湾最重要的时事政治评论杂志《新新闻》周刊担任总编辑,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救火”,改版的时候人力吃紧,我必须多写一个专栏。当时我写时评快二十年,已经很烦了,就很任性地开了一个专栏,不写时评,就写音乐,因为那是我写得最快、最痛快、最舒服的。

这批文字的源头就是那个专栏,基本上每个截稿日坐下来,想到什么音乐就写什么音乐,往往是没有参考资料,全凭记忆写。所以,《呼吸》跟《想乐》完全不一样,它切入去谈音乐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时候谈乐曲,有的时候谈作曲家,有的时候谈演奏者,有的甚至讲某个乐团,讲历史上一个个小故事……写的时候也没刻意去想,每个截稿日,这是做得最快的也是最快乐的。在台湾分成了两册,当做随笔出版。现在在理想国整理出版,首先要感谢梁文道,因为文道想了我们理想家视频节目的标题“呼吸”,后来经过讨论,我决定书名也沿用“呼吸”。一方面是跟视频节目有所呼应,另一方面,想要借由这个书名告诉大家,音乐跟我们产生的关系远比想象的要来得自然,来得清静。所以后来也就有了“音乐就在我们的身体里”这个副标题。

音乐的开端纯粹是自然的。比如说音高,一根弦的长度变成原来的一半,它们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完全和谐的;再变成1/4,这三个声音完全和谐;还有更神奇的,变成1/3长度和原长度的声音也是和谐的。这一半归功于物理,另一半是我们的生物本能:听到这种声音,我们就觉得很舒服。我很希望我们从一开始就这么告诉孩子:不同的文明在不同时代都创造出音乐,就是因为音乐的来源最自然。我想你小时候上音乐课会教3度、5度,1、3、5三个音放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最基本的和声。可是你知道吗?1、3、5跟直角勾股弦定理完全符合,那是非常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