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小镇电影”从何来,该去哪?(1)

2016-02-26 09:14:16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小镇电影”从何来,该去哪?

“小镇电影”从何来,该去哪?

编者按

2016年刚走过55天,中国电影票房已突破100亿元。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当月票房突破60亿元,助推今年票房在2月23日即达到了100亿元。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2010年的国内年度总票房(101.72亿元)。与大盘相符的是,猴年春节以来,日、周、月票房纪录以及单片纪录频频被刷新。

数字固然重要,它解析大势,标明产业,证实发展。但数字背后,是生动的人,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的主体对象。这些人虽隐身于线上、线下的售票端,不具其名,亦无法直接指向“中国何时能登上全球第一票仓”,但这些消费主体的审美观,沉淀着基层民众的心灵河床,折射出他们的文化成长肌理。为此,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中国电影受众分析”系列采访报道,为这些电影受众画像、剖析,在时代变迁的侧影中,探寻滋养过心田的精神家园———如此,也许更能拨云见日,看清中国电影产业的来路与前程。

本报首席记者王彦

上映17天,周星驰新作《美人鱼》爆收29.4亿元。这一成绩不仅早早超越《捉妖记》创下的24.39亿元,成为内地影市票房总冠军。而且,鉴于该片的密钥至少还有13天,且在院线内仍保持30%以上排片率,《美人鱼》最终票房将引领中国影市探至单片30亿元以上的体量,已毫无悬念。

一部春节档电影何以火爆至此?除了明星导演及影片本身因素,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被时常提及。一是,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影院建设正逐步完善,中国电影的影院数量、银幕数量持续增长;二是,在线购票已成国内观众消费电影的首选,购票便捷尤其是普遍实行的票价补贴进一步降低了电影消费门槛。这二者共同指向当下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独特的群体———“小镇青年”。他们有文化消费能力,也有消费意愿,他们被视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量、新的引擎。

淘宝电影、艺恩智库等多家电影大数据分析表明,从2015年夏天的《捉妖记》到2016年春节上映的《美人鱼》,变的是绝对数值,不变的是二三四五线城市所占票房比重日趋走高。当“小镇引擎”助推国产片迈向票房3.0时代,描摹“小镇青年”电影的来龙去脉,成为认知如今中国电影的关键。

谁是“小镇青年”,他们托起了哪些电影

大约从2014年开始,业内就嗅出票房随影院建设下沉的气息。电影从业者张志远提醒:“哪里的‘小镇青年,对票房贡献最大,春节档数据值得一看,因为多数人各回各家,购票源头比平时更清晰。”

过年期间,家住温州的陈小姐在微信里感慨:“原来买不到票是真的!”同时,上海的俞先生也发布相关内容,可信息指向相反:“《美人鱼》不是很火爆吗?为何下午场仅有10%左右的上座率?”这仅是同一个朋友圈里的碰撞,但对实际发生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影市故事具有指证意义。

猫眼票房的数据显示,春节7天,票房排在全国前20的电影院,不再是“北、上、广、深”这些通常意义的票仓大户,而出现了温州、阜阳、长春、莆田、廊坊、泉州等城市的电影院身影。艺恩智库对比近4年春节档情况发现,三线城市票房较去年增长65.8%,四线及以下城市增幅达104.97%。与之对比,一二线城市今年春节期间的总票房份额4年来下滑了1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年来的春节档几乎成为“小镇特供”,凡能迎合这些城市青年口味的,诸如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2014年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2015年的《澳门风云2》、以及仍在热映中的《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都因掐准了“小镇青年”的喜好命脉而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