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最强大脑》编导:设计试题相当于又上了一次大学(1)

2016-03-24 09:31:14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阿宝的包子铺”项目黄胜华辨识包子

《最强大脑》的口号是“让科学流行起来”,的确做到了。这个季播节目从全模式引进到自主研发反出口,播出三季来,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越来越眼花缭乱的挑战项目和层出不穷的各种拥有特异功能的牛人,让人望而兴叹。还有观众所未见的,便是幕后神秘的出题人,不仅包括科学家,还有一支由26人组成的电视编导团队,如今也都把科学信手拈来了。编导之一蒋昕彤导演接受了北京晚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这支团队是怎么工作的。

相当于又上了一次大学

《最强大脑》那些匪夷所思的考题都是由科学家设计的吗?不,至少有一半出自这群电视专业出身的导演之手。蒋昕彤告诉记者,这档节目幕后工作由科学团队和编导团队共同完成,“科学团队是我们第一季前在各高校寻找到的科学家,包括一些心理学、运动学、神经学相关专家,DR。魏是其中之一。”

第一季时,科学家们负责给出项目和选手能力的匹配分析,也就是给出难度系数范围,然后,DR。魏在现场根据选手完成度确定最后的难度系数值。到了第二季、第三季,科学家们便和编导们一起设计项目,提供创意和想法,供编导们筛选后制作完成。

到第三季,编导团队共有26个人,年纪最大的35岁,最年轻的只有21岁,做《最强大脑》之前,他们一半是综艺节目电视编导,专业包括灯光、舞美、音频、音效。虽然有理科生但离科学很遥远。在这档节目中,编导们的工作是让科学视觉化,也就意味着,他们得在观众之先把科学吞吐一遍。

蒋昕彤举例说:“比如中英对抗赛上的泰森多边形,科学团队提出设想,编导要先搞明白什么是泰森多边形,完全消化了才能跟程序员沟通,按项目意图写程序,这个程序写了两个多月,找选手测试,根据能完成的程度再不断更改。节目录制前,编导还要负责把这些问题给主持人和科学助理讲明白。”

听起来,这个过程相当枯燥,蒋昕彤比喻仿佛又上了一次大学,“第一季时,每天在找各种科学家,我们都是单方面的接受,完全没有对话的可能,现在,有时候科学家还没有说出这个项目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时,我们已经能说出来了,用的全是专业术语。当然,我们浅尝辄止,没时间慢慢看书研究。有时科学家口中的一个词就有可能发散成一个项目。”

难度颇高的“泰森多边形”
难度颇高的“泰森多边形”

拉来那些有能力而不自知的人

《最强大脑》第一季购买的是德国节目模式,很多考题项目也是完全复制,比如魔方墙、摸骨识人、斑点狗。但很快,他们发现外国节目一年只做几期,模式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维持季播,剩下的项目模式就得自己想。《最强大脑》的项目大致分为潮流类、接地气类、烧脑学科类还有新奇特类,编导们提出的设想多是从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接地气类和新奇特类,比如蒋昕彤设计的一叶一菩提、阿宝的包子铺、手影迷踪和五十一度灰。

蒋昕彤告诉记者,每个项目从创意到完成,成功率只有一半,道具设计成功了,还得找到能力匹配的选手。做了三年《最强大脑》,她落下一个职业病:看到什么都想能不能变成项目,跟人聊天就问有什么特长,试着发掘成选手。“我们单位门口有一个面条店的老板,我们经常整组人一起去吃面条,各个要求都不一样,有的要多加榨菜、青菜,有的要香油、少盐……发现这个老板完全不用拿笔去记,端上来谁是谁的丝毫不差。我们就去找他,想让他上节目,他一再推辞,说除了他店里的面条,换了别的根本记不住,最后这个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