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从一夜爆红到躲进古庙,范雨素的草根文学路能走多远

2017-04-28 11:42:14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孙恒在微信里说,“范雨素失踪了。从昨天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媒体记者突然来到皮村工友之家,从今早到现在,不停地接待记者和出版社的人……范姐,求求你,快快出现吧,大家都在等你啊!”

下午,范雨素托叫“小付”的友人向媒体告白:“小付,请转告诸位,因媒体的围攻。我的社交恐惧症,已转成抑郁症了。现在已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庙里。你截图转吧。我不能见任何人了。”

从一夜爆红到躲进古庙,范雨素的草根文学路能走多远

范雨素与余秀华

范雨素的文学创作水平引发自媒体圈的热议,而农民诗人余秀华也疑似发布朋友圈,称不屑于跟对方相提并论。

此前,范雨素也曾公开评论过余秀华的创作水准。其在接受采访时称,“(余秀华)出名的那首诗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些媒体关注的点是残疾、情色,然后才是她的才华。”

从一夜爆红到躲进古庙,范雨素的草根文学路能走多远

同为湖北人、所谓底层身份和直指农村经验的文字,人们开始讨论“范雨素是下一个余秀华吗?”对此,余秀华对媒体表示,“我都不愿意和迪金森比较,何况是她。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余秀华看来,范雨素的文本不够好,离文学性差得远。

“草根文学”的力量

当下的文学变得越来越不好看,这不仅是文学语言上的隔膜,更重要的是文学写作与当下中国的现实和发展脱节,甚至严重滞后,读者甚至无法从一些纯文学作品中感知到年代。而《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不长,却描述了从50年代到当下,从母亲到范雨素,再到她的女儿,内容非常丰富,有史诗的味道,因此也让我想起萧红的小说。语言节制而清晰,感情隐藏在文字背后,就像她对自己的生活不卑不亢,没有苦情,有的是女性与时代、命运抗争的坚韧。三代女性,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遭遇到不同的困境,在简单的叙述背后,可谓句句扎心。

从一夜爆红到躲进古庙,范雨素的草根文学路能走多远

不仅是范雨素,许多打工者的文字,其实非常有力量。只是我们没有渠道去看到,或者说我们选择不去了解。这主要是由于弱势群体缺少文化活动的空间,很多文艺形式追求精英化、贵族化。别说社会底层,就是一般观众也被排斥在外。最终,本就受关注就少得可怜的底层,在影视剧、文学作品里往往被呈现为一些固定化的对象,或是温顺的绵羊,或是残暴的毒蛇。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