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考古类影视剧如何走向大众

2017-06-02 16:04:06    人民政协网  参与评论()人

考古在影视剧选题上的优势

无论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在现实中多么火爆,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是由于其取材的负面性,不会成为社会宣传的正面和主流。反观考古类影视剧,则会给“考古盲”补上重要的一课,而且考古类影视剧还有着重要的自身优势。

首先,考古类影视剧在塑造人物成长历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身古铜色、风餐露宿的田野工作者,到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学术发言人,考古人诠释了当前社会“全能型人才”的境界。校园学习时他们研究经典、洗尽铅华;田野发掘时他们管理工地、入乡随俗;学术研究时他们发挥才智、复原古代;发布成果时他们目光深邃、言辞沉稳。总之,一个合格考古学者的养成,较好地展现了他们有学养、善实践、接地气、有视野的过程。这样的影视剧拍摄出来,未必会比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营造的效果差。当然,任何影视剧情的跌宕起伏都是难免的,考古类影视剧可以在拍摄中加入一些不安定因素,以增加其神秘性和观赏性。

其次,考古类影视剧能够有效避免公众对考古发掘的误解。以往的考古工作往往是凭借“挖”的动态性来博得关注,而资料整理研究则因周期长而难以报道,这于考古学者无妨,但对于非考古行业的人们来说却极易造成考古只是挖的假象,而对他们真正的战场——整理室却知之甚少。虽然近些年开播了很多考古科普栏目如央视《考古进行时》等,但是纯纪录片性质的节目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除非是抱着挚爱考古之心,否则观看几次就容易放弃。放眼整个社会各方面的人群,“追剧”一词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追剧”的本质就是故事情节的吸引,中国人爱听故事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考古工作的宣传确实应该融入故事情节,这种情节不一定是写实的,因为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只要是与考古学的基本理念无悖,能够完整展示考古工作的流程即可接受。由于考古类影视剧能够弥补考古科普节目受众性不强的短板和田野发掘展示性不全的现状,因而对于考古学科的宣传十分重要。

关键词:考古影视剧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