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华师大人类学民俗学工作坊:从西郊农民画到鬼畜视频

2017-06-09 14:23:27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工作坊大合影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之变与不变一直是人类学、民俗学乃至符号学和哲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当代以来,我们对于传统已逝的怨念和各式各样的“传统热”构成了一幅颇为有趣的时代文化图景;而城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文化空间,正好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相激相荡的过程。

6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民俗学研究所和民族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传统的发明性与城市的文化再生”暨“城市非遗保护的伦理记忆研究”跨学科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分为五个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黄剑波教授和李明洁教授担任主持人,华东师大田兆元教授、复旦大学潘天舒教授和同济大学陈晋博士等作为与谈人,与来自华东师大、上海音乐学院等多所高校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专业的十四位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李明洁教授在开幕辞中说:期望工作坊对种种城市文化现象的追踪与分析,有助于对变化着的城市文化和都市民俗达成同情式的理解,回应“变与不变”的经典议题;并在传统的发明性和城市的文化再生中,找到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

新泾镇民间文化艺术展示馆里的西郊农民画创作场景,李明洁摄于2017年5月  

温故知新:收藏与展示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心脏,它们既是旧传统的展示地,又是新风尚的发祥地。工作坊的议题就从上海的博物馆及其展示谈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与精神,然而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还必然的具有应用性及其伴随的经济价值。这个时候,如何能够找到更具有说服力的原因来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一直参与上海市非遗项目西郊农民画的挖掘与研究工作。李明洁借助上海西郊农民画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来对非遗的核心价值进行了阐释。她认为西郊农民画与其他农民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见证了西郊从原住农村到城镇化转型,再到市民化的过程,成为城镇化转型高度浓缩的记忆样本。

农民画的创作者是过往生活经验的高级证人,他们所纪录的风俗民情,自然成为集体记忆的标本和情感回忆的蓝图。李明洁认为这正是实践关爱,印证深厚关系的必要的方式,也正是“非遗”的伦理价值所在。她说:“非遗保护具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作为深度关怀的伦理性的记忆。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可能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的价值体现在风俗记录、情感回忆与道德见证。”

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见证了西郊这样的城镇化转型,也见证了都市艺术当代化的快速发展。上海当代美术馆就是走在中国城市艺术发展前沿的一个精品美术馆。金怡认为,上海当代美术馆同样没有脱离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中对社会阶层所做的区分。布迪厄认为文化实践中的趣味其实是和教育水平、家庭出身相关的。当人们面对一个公共博物馆的时候,只有那些具有一定文化资本,懂得解码艺术品的精英阶层和资产阶层才会进入;而精英阶层所喜欢的那种纯粹美学,往往是和日常生活当中的常态断裂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工人阶级对于文化的消费,他们会更强调一种情感的投入还有道德感的满足。金怡说:“这种隐含的阶层对立,就转换成了一种符号权利,于是不管是支配者,还是被支配者,他们其实都顺从了这一种文化趣味的区隔。”

宗教图景的重组

信仰是活态的传统。工作坊的第二个主题聚焦都市中宗教的多元功能。

下海庙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所在地曾是渔村、以及与沙船业相关的小市镇。因为清中后期以来移民的缘故,下海庙地区也成为了棚户区的聚居地。与下海庙相应,上海经历了港口成镇、因寺成镇、新型密集型小城镇、以及大都市的不同阶段,陈赟将上海的城市化进程称为“脱水”(脱域)的过程。通过填浜和道路改造,上海逐渐从自然水网的舒展状态变化成资源聚集的城市化状态。原来的那种包括了商业、宗教等综合性的市镇,变成了现在这种中心自困的圈层结构。

在陈赟看来,虽然城市化造成了自我困境,但是“信仰”这个符号体系反而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尤其是妈祖这个信仰,它作为乡神、行业神和海神,一步一步地连接同乡、同行,然后连接遍布于全球的航海、贸易与生活。”下海庙在重建过程中,把所有地方上的信仰偶像全部都搜罗来,一方面利用宗教资源改造了城市景观,另一方面又通过类似策展的方式,直接把宗教素材转化成了一种都市艺术。

等待浴佛法会前的下海庙,陈赟摄于2013年5月  

关键词:民俗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