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大师杨绛陨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016-05-25 21:13:48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

杨绛

杨绛

打开电脑,满屏都是杨绛先生逝世的消息,满眼都是赞美的词汇。5天前,曾传出杨绛先生病危的消息,也是满屏满眼。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媒体跟进时,我确认了这个消息,可以想见,杨先生的追悼会定然是热闹非凡的。但是,这是杨绛先生希望看到的吗?

1981年与钱钟书和钱瑗摄于三里河寓所

1981年与钱钟书和钱瑗摄于三里河寓所

杨绛先生可谓世间罕见奇女子,她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至于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钱杨合影

钱杨合影

她是中国杰出的作家、翻译家、小说家、剧作家。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1980年在三里河家中,业余创作间隙读书

1980年在三里河家中,业余创作间隙读书

她出生于辛亥革命前夜,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当中所有的跌宕起伏,所有的风雨飘摇,她身处其中,体悟深刻而完整。但她始终是淡然而深湛的,无论历史在她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无论上天给与她什么样的考验,她经历过太多的是生离死别:1997年,独女钱瑗去世,1998年,丈夫钱钟书阖然长逝。她没有倒下,“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

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

百岁之后,她几如婴儿,更加淡泊澄明。所有的佳誉,任何的赞美,与她都是累赘。关于生死,她始终保持着全然地接受:“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据说,杨绛先生生前曾留有遗言,火化后再讣告。但是消息还是走漏了。

“我们仨”

“我们仨”

对于媒体人来说,第一时间抢到新闻,惊爆眼球,收获利益,是否永远是第一位的追求?比如意大利记者马里约·布尔纳偷拍到戴安娜生前与男友在地中海的塞尔迪尼岛海滩亲吻的照片后,收获了十万英镑的财富。所以,即使追到戴安娜王妃发生车祸也不能放下踩着油门的脚,即使白冰冰的独生女白晓燕在绑匪手中生死未卜、也不能放弃“独家新闻”的竞争。这是一个娱乐至死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疯狂而贪婪地攫取着最新的信息,与媒体的眼球经济不谋而合,然而对于媒体人来说,是否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像心灵鸡汤和明星八卦一样广而告之,最终变成转发量之后的一连串冰冷的数字?对于一位德高望重的百岁老人的遗愿,眼球效应与职业操守孰轻孰重?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