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西学东渐”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晕复归了吗?(1)

2016-05-31 07:00:5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西学东渐”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晕复归了吗?

鲍德里亚

 “西学东渐”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晕复归了吗?1

福柯

 “西学东渐”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晕复归了吗?2

萨特

 “西学东渐”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晕复归了吗?3

叔本华

 “西学东渐”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晕复归了吗?4

尼采

“与现在学科分野林立、甚至一个学科内部流派不同都无法对话不一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一个学术的共同话语,社会学、文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都会谈萨特、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这些思想成为一种学术的共相,这种共相不仅是不同学科之间,也在左右之分之间,当时的左派和自由派,谈论的对象也是比较一致的。”

越界

网络搭建青年译介共同体

大学读传播学期间,邹荣在一门媒介批评的课程上接触到了法兰克福学派、鲍德里亚等现当代批判理论,便开始对此着迷。2012年,他心理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了重庆大学出版社,又重拾了早年对西方人文思想的热忱,即刻开始探寻出版的思路。

因为资历尚浅,重庆大学出版社在理论译介方面又是新起之秀,难以吸引来有名望的老师,邹荣就开始转投豆瓣网,在上面寻求学术青年的帮助。他在2013年间,一边做“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一边在豆瓣上依循着原版书条目下的阅读者和思想家相关小组的路径,寻找合适的译者。一年来,通过相互推荐,青年译者群的“网络”越来越大。他发现豆瓣上潜藏着一个若隐若现的青年学术共同体,他们有相似的阅读兴趣和学术热忱,只是还没有被凝聚起来浮现在公共视野当中。

邹荣主持的拜德雅系列丛书就把这批青年人网罗了起来,这代人卸掉了前人的历史包袱,又在留学热的背景之下消弭了和西方思想的距离,因此和他们的前辈比起来,便拥有完全不同的视野。在邹荣看来,出版要有前瞻性,除了寻求“名师”光环的庇护外,青年译者和作者的培养也许更重要。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联出版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那样,他们合作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的成员甘阳、刘小枫、陈嘉映等人日后都成为了学界最有名望的大师。学界在更新换代,而拜德雅在今天网罗的,也许就是未来学界的顶梁柱。

“以往的学术出版往往是依托于学界的老师,老师又经常委托给自己的学生。而我们直接把策划的书单挂在网上,公开招募译者,报名的人几乎都是在读博士,他们试译一部分,过关了就签下来。”邹荣说。有学者曾赞赏拜德雅的运作是对主流学界游戏规则的“挑衅”。

与以往学者们通过期刊杂志或学术研讨班的方式不同,网络社群让学术青年脱离了精神的“孤岛”,匿名环境中的对话与碰撞更及时也更容易产生火花。拜德雅旗下“卡戎文丛”是和青年学术团体“泼先生”合作的一套丛书。丛书的主编白轻(笔名),也是“泼先生”的执行主编。因为以lightwhite的名字在豆瓣上活跃多年,他在青年理论研究者中也小有名气。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九零后的人大在读博士。他借用笛卡尔“戴着面具前行”来比喻今天活跃在网络上的这一代译介者。他们频繁地在豆瓣网、或微信公众号上以一个“符号身份”发布译文,此时这个身份就不再是一个被年龄、性别所规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