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麦秆剪贴:当春天里的麦秆长成画

2017-06-02 17:47:37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从麦子出现的那一天起,聪慧的祖先就开始进行麦秆艺术创作了。小麦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古人祭祀天地就赋予了小麦极高的地位,它象征丰收和财富,麦秆画也因此附加了吉祥高贵的意味。

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传说中的麦秆画长期以来难觅其踪,直至秦怀王墓发掘时才出土面世。虽经历时两千多年,出土的麦秆画色泽依然鲜明,令人叹为观止。

麦秆剪贴主体材料是特种大麦秆,贴画用的麦秆一般选用大麦秆的第一、第二节,剪下来后未经处理的麦秆叫麦秆管。用来贴画前要经过浸泡、剖刮、漂白、染色和拼接等几道工序。

“从选麦秆,到漂白、剖、刮、染色、拼,每一道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定价高了没人买,定得低了又不够成本,没法形成规模生产。一件50厘米长、40厘米宽的麦秆画,至少要耗时5天。”在麦秆剪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蒋云花看来,麦秆画创作费时且费力,若想要从事这项创作,也必须耐得下心,“想靠这个赚钱,基本养活不了自己。”

如今已75岁有余的蒋云花每天仍然与麦秆为伴。年轻时的她曾梦想成为一名老师,却命中注定般与麦秆画结缘,此后一做便是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里年,在堆满了纸张和机器轰鸣声中,蒋云花和她的徒弟们创作出了《百鸽图》、《梅兰竹菊》、《虎啸图》等麦秆画精品,多次在全国工艺展上获大奖。2008年,浦江麦秆画还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后,为了准备世博会,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麦秆剪贴传承人,蒋云花又开始组织人员着手设计图案,并最终选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都市繁华景象的《清明上河图》。

蒋云花说,由于《清明上河图》中的很多细节不能拼接,一般的麦秆在长度和宽度上都不符合要求。通过数月的寻求,她才凑足了符合条件的200多斤麦秆。耗时5000个日日夜夜,她和12个姐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了这幅巨作上。每天,大家一手拿着麦秆,一手拿着剪刀拼凑起一个个古装人物和场景。

这幅花费蒋云花大量心血的《清明上河图》长23.8米,宽1.2米,比原作放大了4倍多,画面上人烟稠密,货物云集,粮船上的绳索、屋檐上的瓦片错落有致,就连形形色色的人物表情都是清晰可见。

作为浦江麦秆剪贴传承人,蒋云花做的还不只这些,30多年中,她致力于麦秆剪贴工艺的研究和创作,将浦江麦秆剪贴和起源于宋朝的浦江麦秆扇结合起来,创制了浦江麦秆剪贴工艺扇;创办了浦江民间工艺博物馆和明珠职业培训学校。编写了麦秆剪贴教材,并进入课堂言传身教……

“我爱剪贴画,更爱传统。”在蒋云花看来,这便是她创作的动力所在。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