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1600℃铁水绽放“花雨” “打花师”盼让冬奥会尖叫

2017-08-23 14:53:21    燕赵晚报  参与评论()人



  打花师之梦:打树花让冬奥会尖叫

  1600℃铁水空中绽放“花雨” 河北非遗“打树花”震撼人心

“打树花”,是一个美妙的河北非遗表演项目,让观者尖叫连连。日前,来自京津冀的二百余人被郭占海的精湛表演震撼到了。更震撼人心的是,记者听到这位“打花师”的梦想——把承载着浓厚中国文化的“打树花”,搬到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表演舞台上。

文/图 本报记者 常明

只有现场看才震撼人心

在参加“京津冀运动休闲体验季”张家口杏花沟站的活动时,组织者在第一天晚上安排了一场“打树花”表演。很多人纳闷,晚上“打树花”怎么个打法?

在“打树花”表演舞台上有一面十几米的高墙,高墙上一道巨大发散的黑色印记清晰可见。舞台一旁,几个人正忙着烧着熔炉,火苗正旺,很是吊人胃口。

只见戴着草帽、穿着厚重衣服的郭占海走上前,其背影看上去像是一位老者,其投在城墙上的身影很像电影《哈里·波特》中的魔法师。其实,郭占海只有39岁。

他的“魔法”果然了得。只见他用木勺舀起发亮的铁水,用力地向城墙上一甩,瞬间炸出无数朵金色的“花雨”,“花雨”高可达十几米、宽二十多米。观众惊呼一片,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眼前的壮观景象。

紧接着郭占海又是一勺,奋力飞上天的铁水碰到之前下落的“花雨”,霎时形成一道更加亮丽的金色弧形,照亮夜空。眼前的这位“魔法师”俨然音乐会的指挥,引起全场的喝彩声和尖叫声。

现场女主持人器宇轩昂地说道:一勺勺铁水如猛龙出海,带着悦耳的清唱冲向苍穹,冲向时光流转的夜幕;一勺勺铁水迸溅在空气中,绽放出一朵朵火花,传承着中华民族向往璀璨生活的美好夙愿……

郭占海打得起劲儿,空中的“花雨”如瀑布飞泻,精美绝伦,让人浮想联翩。尖叫声越来越紧凑,迅速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两天后,大家仍在回看着曾经拍下的“打树花”视频。一位电视台的记者称:“不论摄像机拍得多好,在电视上看‘打树花’,远不如现场看震撼人心。”



夏天打树花也得穿羊皮袄。

绝技背后的朴实与智慧

“打树花”是张家口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铁水温度高达1600℃以上,很多人称其为世上温度最高的表演绝技。

“打花师”的穿戴和所用的工具,着实体现出了匠人所具有的淳朴和智慧。一件羊皮袄、一顶旧草帽和一个舀铁水的柳木勺,就能完成世上温度最高的表演绝技。

郭占海解释道:“羊皮袄比较厚,但要反着穿,铁花落在羊毛上不会被粘上;草帽很普通,但表演前要打湿。要说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勺子,金属勺子肯定不行,传热太快,而且会粘上铁水,而木制的只有柳木最好。不过在制作前,要把柳木烘至外干内湿,而表演前,柳木勺还需要烘烤,这样能保证勺子结实得像石头一样。”

泼洒1600℃以上的铁水,会被烫伤吗?郭占海表示,尽管武装得严严实实,但手难免会烫伤,不过这都是家常便饭,“因为是铁水,所以被烫到后不会感染,过不了几天就好了”。

那么铁从哪儿来呢?郭占海笑了,“我们是从废品站收的,都是一些废铁。要说熔成铁水最好的,还是家里废弃的铁锅”。

因为“打树花”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打花师”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掌握这门绝技。郭占海介绍,首先需要很好的上肢力量,才能把沉甸甸的铁水打得更高;其次,铁水还要打得精准,要有弧度,这样更有美感。

因为要对抗高温,通常“打树花”最多只能坚持十来分钟,更何况夏天表演了。郭占海说,“打树花”时,他周围的温度至少达到了70℃以上。

长期忍受如此高温去表演,“打花师”还有兴奋可言吗?郭占海憨憨地笑着说:“当然有呀!观众欣赏的是火树银花,我们欣赏的是观众的呐喊声,台下越热闹,我们越兴奋。”

从濒临失传到火热的营生

很早以前,蔚县暖泉镇每逢正月十五就会用“打树花”来欢庆新年,村里的人们聚在一起,以“打树花”的美好景象,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郭占海就是暖泉人,他说五六岁时第一次看“打树花”就迷上了。

“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这句在张家口蔚县暖泉镇流传300多年了,300多年前,当地许多铁匠每逢过年时因买不起烟花,就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在古堡城门的砖墙上,朵朵铁花绽放,蔚为壮观。

郭占海15岁进了县剧团表演晋戏,之后学会了‘打树花’,但很久没有专门进行表演。他说:“因为‘打树花’只是村民欢庆新年的一种仪式,没人拿它当营生,因此一度濒临失传。”2013年时,蔚县的“打花师”只有3人。

之后,随着当地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打树花”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蔚县看“打树花”的人越来越多。3年前,蔚县有了室内“打树花”的表演场所,白天照样能“打树花”。

2006年,离开县剧团的郭占海组建了“天海艺术团”,除了表演戏曲和歌舞外,任剧团团长的他专门“打树花”,目前团里共三十余人,其中还有郭占海的爱人。他说:“我‘打树花’时有位女主持人配串词,那就是我媳妇,串词就是她写的。”

郭占海介绍,目前蔚县有十来人会“打树花”,有一部分人专门在当地表演,像他这样的一些人则去外地演出,通常去一些旅游风景区,或是参与一些庆典活动。目前在省内表演一场“打树花”,能收入上万元,如果去外省,演出费用会更高。

蔚县以张家口筹办冬奥会为契机,深挖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今年春节,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受到广大游客青睐,特别是“打树花”最为火爆,曾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冬奥会上定能让世界震惊

“仅靠祖辈留下来的羊皮袄和草帽,‘打花师’就能处于铁水火花的风暴眼之中,太惊人了,效果真是太美了。在我看来,‘打树花’无可替代。”一位外国友人曾这样兴奋地评价道。

“打树花”不仅中国人喜欢,老外更是如此。去年9月,一位名叫雷瑞的拉脱维亚的小伙专门去暖泉镇拜师,成为了一名“打树花”的“洋徒弟”。今年年初,一位乌克兰小伙也去学“打树花”,目的是为暗恋已久的一位张家口姑娘,展示其爱的“火花”。虽然他打得效果并不理想,但他的心上人还是为突如其来的表演而格外感动。

2022年冬奥会部分比赛项目将在张家口举行,而“打树花”又是彰显张家口传统文化的一个亮点,两者为何不能联系在一起呢? 郭占海说:“我的梦想是把‘打树花’搬到冬奥会的开幕式上,由谁来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定能为冬奥会开幕式添彩。”

那么在具体操作上,可行性如何呢?郭占海说:“可操作性上还是比较强的,具体要求要看导演如何安排了。”

首先,“打树花”要依附于一面高墙来完成。郭占海称,去外地表演时可能没有高墙,他们会用铁板拼起来一面墙。在这次张家口杏花沟风景区的活动中,因为经常要进行“打树花”表演,所以专门砌了一面十来米的高墙。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高墙上檐与长城的外形相仿。在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搭建起这样一道“高墙”并非难事,在高墙的设计上可同样引入“长城”的元素,这种元素可以连接北京和张家口两地的文化。如果考虑到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全视角的观赏,可以考虑围在一起搭起四面高墙,由4个人来表演,效果会更加震撼。

其次,“打树花”对空气污染极小,铁水在空中凝固的过程不会起化学反应,不像大规模燃放烟花后硝烟味那么刺鼻。

此外,2022年冬奥会举办的时间恰好是春节期间。据负责展示北京冬奥会“8分钟”拍摄的总导演张艺谋透露,“8分钟”的主题就是欢迎世界各国朋友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到中国一起过大年。而“打树花”起初在民间表演时也是在春节之际,况且其还蕴含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这样“打树花”就与冬奥会和过年有机地契合在一起了。

唯独不利的是“打树花”后,场地上会有在空中冷却下来的铁渣落下来。郭占海称,冬天表演时,铁渣下落后的温度不会很高。至于室外表演“打树花”对天气状况的要求,郭占海说,只要不下大雨就成。如果赶上下雪,效果会更好。

郭占海的梦想能否成真?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能否呈现一场冰与火的视觉盛宴呢?郭占海希望冬奥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和导演团队,能好好考虑他这个大胆的建议。

关键词:打树花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