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万圣节与中国傩

保存图片 2017-11-02 08:57:24    中国手艺网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面对同伴死亡的人是什么心情?

困惑?惊恐?痛苦?绝望?总觉得哪个词都不够分量。大概就像被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诅咒而无处遁逃的感觉吧。

为了生存,他需要臆想出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来平衡内心的恐惧。原始的图腾崇拜和巫术就在这样的心理需求中诞生了。


因为死亡总是伴随着痛苦,死者和生者的,肉体和心灵的。于是对于未知的死后的世界,人们本能的惧怕。认为来自阴间的亡灵,拥有可怕的外表和邪恶的力量,会加害活着的人。

公元前500年,生活在爱尔兰、苏格兰地区的凯尔特人相信,在新年(11月1日)前夜,亡灵们会回到故地寻找活人做替身,借此重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亡灵无法找到活人,还把自己打扮成鬼怪以吓走亡灵。甚至还有烧死活人祭奠死人的习俗。

这便是传说中万圣节的起源。


其实不难想见这种习俗诞生的背景。生存条件低下、靠天活命的古代,严寒和酷热都会威胁人的生命。而但凡死亡频发,人们就会把它跟鬼怪联系起来。就像中国民间传说的水鬼和吊死鬼一样,认为是它们在寻找替死鬼,所以淹死和吊死的人才那么多。

好在时间带来了科学、宗教和哲学,人们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探索和理解世界,很多未知变成已知或以为自己“已知”。生存能力的提高,也让人们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对于死亡有了更加平和理性的认知。

于是,往日驱鬼求生的仪式变成了一场释放天性的狂欢。爱玩会玩的年轻人,不断寻求着刺激和个性体验。到处都是吓人的鬼屋、疯狂派对、恐怖酒吧,人们戴上狰狞可怕的面具,或是妆扮成木乃伊、女巫、骷髅、丧尸上街巡游,在热闹而诡异的气氛里,享受着恐惧带来的紧张和快感。


其实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也有类似的故事发生。

回到巫术盛行的年代。那时,人们把生病、不育、庄稼歉收,火灾水灾等统统看作是某种鬼魅在作怪。发生了任何不幸,都要请巫师来驱鬼。


人们相信巫师们拥有自由往返阴间和阳间、沟通神鬼的特殊能力。而面具便是他们用以通灵和镇邪的重要法器。


为了震慑鬼魅,人们往往将面具制作得凶神恶煞,尤为可怖,青面獠牙、血盆大口、双目暴突、面露凶光……还刻有龙、虎、狮子、饕餮等猛兽的形象。





比起万圣节的面具,傩面具更多了一份凶狠和威严。这时的面具,是神力的化身。脆弱的人类想象着自己戴上面具,就能与面具所刻的形象合体,变得强大,从而具备和鬼怪抗衡的神奇力量。


在巫术盛行的湘西,就流行着这样一句民谚:“不戴脸壳(面具)就是人,戴上脸壳就是神。”


从驱鬼逐疫到祈求风调雨顺、作物丰收、门丁兴旺、战争胜利……每一种都有各自对应的仪式。这仪式称为“”,它伴随了中国人几千年,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平民百姓还是宫廷贵族,有欲望和恐惧的地方,就有“傩”。


后来还一度发展成大型祭典,《吕氏春秋》中,就有每年腊八前一天,举行“大傩”的记载,这一天,老百姓“击鼓驱疫”,宫廷中更为隆重,“集童子百余人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张大声势以驱除之。”

到了汉代,宫廷傩舞丰富起来,增加了“方相舞”和“十二神舞”。宋代《大傩图》中描绘的就是岁末民间跳傩舞的场面。人们穿着奇异的服装、带着妆容,击鼓敲锣,载歌载舞,气氛热烈而欢乐。真有一种今天欢度万圣节的既视感。


再后来,傩开始与地方戏剧融合,成为傩戏。出现了一些表现劳动生活、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的曲目,《跑功曹》、《五岳归天》、《降妖造斧》、《盘学》、《双城配》、《大闹大花楼》……和其他民间戏剧一样,演绎着跨越三界的悲欢离合,讲述着劝世化人的人生要义。

这时的面具,也随着戏曲人物的设定,有了世俗生活里形形色色的动人表情。

从“傩”到“傩戏”,从“驱鬼”到“娱人”,这变化背后一样是人类对于自然、生死以及自身认知的转变,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与鬼神相连,为生命而舞时,它原始、神秘。托付在傩戏里,为生活而舞时,它热烈、鲜活。时间慢慢退去它封建思想的外衣,留给我们的是它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本质。


今天,万圣节已经走出国门,成了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共同欢庆的节日,中国傩却慢慢退入了山南海北的村野间,成了需要重点保护的地方文化。

相似的故事却有着迥异的结果。

在万圣节的狂欢里,希望你看到我们的傩文化。它从远古中走来,更神秘动人,它值得更多的目光,也该有更多可能。


/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关键词:傩戏万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