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燕京八绝: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保存图片 2017-11-10 07:00:00    尚技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近日,“丝路撷珍——一带一路非遗项目展”在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举行。展览展出汝瓷、苏绣、玉雕、景泰蓝等作品。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今天小编就来给你介绍一下

燕京八绝——景泰蓝

景泰蓝,正式名称是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焊上掐成各种花纹的铜丝,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有关掐丝珐琅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元代。当时,这种工艺从阿拉伯地区传入,被称为“大食窑”。那一时期的掐丝珐琅极具西域风情,具有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等装饰性特点。

到了明代中期,景泰蓝制作工艺日渐成熟。明朝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工艺被御用工匠创新改良,广泛应用于宫廷装饰与祭祀。

这一时期,宫中设有专门生产景泰蓝的机构,由内务府监造局掌管。工匠们制作的景泰蓝不仅器型多样,釉色更是丰富,除了早期的宝石蓝、菜玉绿、鸡血红、车渠白等颜色之外,又烧制出了葡萄紫、翠蓝和玫瑰色,景泰蓝看上去更加纯净透亮。

清末,北京民间的掐丝珐琅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市面上出现了老天利、德兴成、志远堂等民间景泰蓝作坊。同时,朝廷在民间兴办工艺局,下设珐琅作坊,所生产作品数量庞大,成为宫廷掐丝珐琅生产的后备基地。

清朝灭亡后,宫廷里的匠人们散落到民间开办作坊,景泰蓝开始在民间发展。

如今,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等一起被称为“燕京八绝”,是极具皇城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2006年,景泰蓝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的制作之路

景泰蓝制品色彩润泽鲜明,胎骨厚重坚实,掏丝整齐匀称、镀金灿烂光亮。主要制作流程为 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六大工艺。

制胎

胎型是景泰蓝制作的第一步,制胎是掐丝的前奏。根据产品胎型的要求,将加工过的紫铜板按图下料,裁剪出不同形状,用铁锤敲打制成形状各异的铜胎。

掐丝

掐丝是景泰蓝制作工艺中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的一道工序。有“丝工重于蓝工”之说。丝,是将圆线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压制成扁丝,其规格视需要而定。丝的功能很明显,它继承了“镶嵌”工艺的传统,既可呈现丝的韵律,又有着与嵌丝接近但又不同的作用。

点蓝

点蓝用的釉料属于硅盐酸,是以石英、长石、硼砂及一些矿物质,加入多种贵重金属着色剂,在1400摄氏度高温下熔炼烧制而成。如果把掐丝比喻成绘画中的线描,那么点蓝就如同绘画中的着色,所不同的是,点蓝不是用画笔,而是用蓝枪、吸管;不是用色彩,而是用固体的釉料。

烧蓝

火是景泰蓝的“灵魂”。整个产品点蓝后高度与丝相平,还要经过850摄氏度高温烧结。但由于釉料为膨松的粉末状,经烧结凝固后就会坍陷下去,所以还要二次点蓝,再往丝间填入釉料烧结。如此反复三至四次,方可完成烧蓝。

磨光

经过点蓝、烧蓝后,釉料已经凝固在铜胎的丝与丝之间,很不平整,磨光就是将釉料打磨,使产品表面平整、光滑。磨光工艺,行内俗称“磨活”。它分为剌活、磨光、上亮等程序。首先用砂石把产品表面磨平,然后用黄石磨去釉料上的火亮、黑丝,再用椴木碳打磨,直到产品发出均匀的亮光为止。

镀金

为了防止产品的氧化,使之更耐久、更美观,需要在产品表面镀上一层黄金。镀金是对金属器物的一种渲染,一种张扬,它用“金”表达着世界观,凸显的蓝釉和金石配饰诠释着金与蓝的合欢。景泰蓝工艺不仅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堪称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

“景泰蓝”不仅有着青铜器的气势

丝绸织锦的色彩

还拥有瓷器一般明亮润泽的质感!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为我们的国粹感到自豪了呢?

关键词: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