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白霖,盘中戏的盘外功夫

2017-12-05 09:16:42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白霖的父亲是著名的“北京鬃人技艺”传承人白大成,白霖从小跟着父亲做鬃人、学京剧、学泥塑,但真正开始学习做一个完整的鬃人,是从24岁才开始的,两年后才能独立制作。

作为年轻的传承人,白霖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上大学的时候,他报考了外国语学院学外语,这不仅让他在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时候,更准确地把传统的技艺和文化介绍给别人,同样他希望通过交流和沟通,让传统技艺更容易融入现代生活中。

白霖

北京民间工艺师、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鬃人”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制作“北京鬃人”,师承家父白大成先生,从而继承、保留、发展了这项独具北京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

铜盘上的京剧

鬃人最早出现于清末,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老北京的传统技艺。它并非一门独立的艺术,而是受皮影戏和京剧的影响下诞生的。鬃人的人物大多是京剧造型,用胶泥做头和底座,用秫秸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然后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黏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表演时,几个鬃人组成一组,按京剧角色分配,置于铜盘中,轻敲铜盘,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再配上京剧的唱腔,就是一出微缩的京戏。

从小帮父亲做鬃人,白霖对鬃人的技艺早已经很熟悉,但这并不代表着就能独立制作。他说:“鬃人是一个很复杂的技艺,一个鬃人,需要四十二道工艺才能完成。我学过京剧、泥塑、画画等,也经常帮父亲做,但自己一个人是做不出来的。”

真正开始学做鬃人,是白霖24岁的时候。他说:“大概学了近两年,才能独立完成一个鬃人。确实很难,鬃人是动态的,捏泥托儿、黏鬃毛、彩绘、做服饰等,一系列流程都没错,但组合起来,未必就是一个漂亮的鬃人,即便看起来很好,还要能动起来,要重心合适,结构平衡。”

学外语弘扬传统

鬃人是北京知名的传统手艺,从小白霖就经常见到世界各地来家里参观、交流的人,但受制于语言,交流并不通畅。对此,白霖说:“有时候翻译本身对这些传统的技艺、文化了解不足,有些词汇、概念就很难翻译,甚至传达错误的信息。所以后来我父亲跟我说,干脆你去学外语吧,学会了自己翻译、自己推广。”

白霖也觉得,在这个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代,自身会外语,可能要比依靠翻译更方便,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并没有错。多年来,白霖应邀访问过法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每次都是他自己解说,甚至有时候也会帮同行的艺术家解说,就在今年春节,还应中国大使馆之邀,到华盛顿参与庆贺春节的活动,向当地人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他说:“学以致用,传统文化走出去,外语其实仅仅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手艺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要关心当代文化,才有可能让传统技艺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传承难因为不确定

除了制作、表演、交流之外,白霖同时也担负着鬃人传承的责任,他表示:“这个手艺就我们一家,所以传承的责任也是天然的。”

这些年来,传统文化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技艺也在不断地走入人们的生活,乃至走进校园,白霖也担任几家学校的传统手艺教学工作,但他觉得,即便有这么好的条件,传承依然不容易。白霖说:“过去的手艺人用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是吃饭的本事,也是一家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一代代传承。但到了现在,没人拿它养家糊口了,传承起来自然就难了。”

在学校教传统手艺,更多是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真正要传承,白霖觉得还要做更多的工作。他介绍:“一个班一学期10节课,一节课1个小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这就是一节比较特别的手工课,体验一下,但如果真的有兴趣了,仅仅在课堂上学习肯定是不够的。”白霖并不希望传统技艺的传承仅仅是一堂手工课,而是尽可能地把技艺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教给孩子们。但即便如此,他也仍旧有自己的忧虑,他说:“但现在的孩子们课业那么紧张,哪儿有太多时间去学这个呢?而且,即便真的花很长时间、很大的精力去学了,未来他们是不是能以此谋生,很难说,所以这些手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乃至发扬光大,还需要想很多的办法。”

关键词:鬃人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