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正文

千年马街书会:正在远去的文化(1/25)

保存图片 2016-03-25 11:34:04  国家地理中文网    参与评论()人
千年马街书会:正在远去的文化
上一张下一张
每年的正月十二日上午,是河南省宝丰县马街书会祭祖的日子。去书会祭祖的道士们正在赶往祭祖场所——火神庙。
图集详情:

撰文、摄影:张景国

马街书会是闻名全国的民间曲艺盛会。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5公里处的马街村,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的文化曲目正悄然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与视线。而马街书会却依然说唱高亢,热闹非凡。这里是百姓的舞台,来这里的艺人和听客,无论贫富贵贱,无论高下尊卑,愿参加就有机会,想演唱就有舞台,有梦想就可展示。说唱者尽兴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技艺,激情豪放地展现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听客还是艺人,他们才会今年来过了明年还想来......

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的正会。为了赶会期,全国各地的艺人因路途遥远,从初八就开始赶往马街村,早到者就已情不自禁地开场演出。马街书会的演出场地——马街村东头的田野,如同一个喧嚣的闹市,到处是熙熙攘攘、比肩接踵的人群。在书会的艺人堆里,有名家大腕、高龄老人,也有四、五岁天真孩童,天当戏幕,地做舞台,吹拉弹唱,以艺会友,互相学习、切磋书艺。说书的都讲究个台面,台面如戏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的戏台就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说书的按桌而立,一手比划,一手拿着话筒说唱,椅子上坐着一至两个人拉二胡、打快板,眯着眼极尽陶醉,与说唱者配合默契,沉浸在他们共同创造的艺术氛围中。有的说书人干脆把戏台搭在农用三轮车上,一人说书、一人伴奏。

最简单的说书人,连戏台都没有,一个马扎、一把二胡就开唱台了。在马街没有旅店,所有来的艺人们都住进村民家里。马街书会在当地群众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每年一过春节,马街村及周围村落的老百姓便准备食宿,打扫院落,热情地迎接八方艺人的到来,使艺人们有串亲戚之感,还有的干脆认下“干亲”。马街村的一些老百姓说:春节过不过是小事,书会得排排场场。村民们对艺人都是自觉得高接远送,递烟端茶,嘘寒问暖,免费提供食宿,冷了有人送衣,病了有人端药,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人的尊重,使艺人们对马街书会充满了感情。这恐怕也是马街书会能历经千年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在马街书会上,不管有没有观众,不管有没有人喝彩,不管风吹雪打,艺人们总是那样深情而卖力地表演,只要是弹起琴弦,打起简板,顷刻间便陶醉其中,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没人听时也会自得其乐。

这种大众化的、接地气的表演,绝无假唱,说唱者都是深情卖力、真情实感的表演。听书者不需要门票,只要你喜欢说唱艺术,你就可以参与其中,或带着板凳马扎、或席地而坐、或倚靠在田间地头的草垛上,或长跪不起,或仰面吁天,情之所至、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