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浙江非遗“重生”当代的三个关键词:传承 发展 融合(1)

2016-05-09 09:48:10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杭州5月6日电(施佳秀 方堃 张若娴)现年75岁的老人章华琴没有料到,从1958年加入剧团后,她在新昌调腔上一钻就是整整一生,2008年她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现如今,她和77岁高龄的老伴儿,仍然为调腔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忙碌。

新昌调腔是浙江省重点保护的非遗项目之一。在浙江这块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宝地上,孕育了众多的文化明珠:龙泉青瓷、东阳木雕、昆曲、蚕桑丝织技艺、金石篆刻……目前浙江省共有9项人类非遗项目,2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970项省级非遗项目,7000多项县级非遗项目,位居中国各省份之首。它们构筑起一座璀璨夺目的浙江文化宝库。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任何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不能忽视优秀文化的传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的底色是根基是条件。

然而,时代潮流下,部分非遗犹如“明珠蒙尘”,令人痛心。如何保护与擦亮明珠,让其在现代焕发新的活力,这是目前政府正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事情。

浙江给出了答案:传承、发展、融合。

  濒危非遗的“起死回生”法:走出深闺让人识工匠精神助传承

不托丝竹,锣鼓助节,前场启齿,后场帮接……舞台下,观众们享受着历史的穿越,领略新昌调腔曾经的绮丽和芬芳;而舞台上,传承人很清楚,剧种的辉煌正在渐行渐远。

岁月流逝,当代以来,调腔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失传危险。新昌县调腔剧团团长王莺就曾经历调腔的艰难岁月,“那个时候觉得生活特别困难,连女儿都养不下去。”

即使艰难,但一路走来离不开对于这门技艺的坚守者。

章华琴从17岁接触新昌调腔,如今已是75岁,但依旧在为剧团奔波。只要有空,就去现身指导排戏。

“调腔里面包含的文化、艺术、情感实在是太多了,越深入,越痴迷。我有时候在担心,这600多年的精髓文化要是随着我们这些老人的离世,就这样消失了,那是多大的遗憾啊!”章华琴感慨道。

新昌调腔是一系列濒危非遗的缩影,浙江省级非遗项目“秀洲农民画”曾只有几个画家,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湖传说”甚至只有少数的志愿者传承……

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表示,环境的急速变化,非遗的载体与人文土壤在迅速瓦解,并逐渐不能满足下一代的文化需要。

以西湖传说为例,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顾希佳分析道,“不是讲故事的人没有了,而是听故事的人没有了。”

缺少听故事的人,但并不代表这一传统文化就要消失在历史舞台。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负责人吴莘超认为,政府将某个传统文化列为非遗项目,就说明它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即使是在现代缺乏市场的濒危项目,政府也会着重去拯救和扶持。

如今,浙江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全覆盖。11个设区的市、9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非遗保护中心。

拯救式的保护,让一些濒危非遗重新进入现代人的视野,可谓“起死回生”。

嘉兴秀洲农民画就是在政府的帮扶下,从濒危的“病人”变成为如今的“健康人”。

1988年,秀洲区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1年被授予农民画领域全国惟一的金字招牌—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并获得“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的承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