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若有一件竹编,可以陪你终老

2016-09-26 17:09:40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我是张薇,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主流的艺术史写作大多将文人书画作为主流,因匠人为器,工匠为文人不齿,以器为玩物,工艺退而居于支脉。学习艺术史近九年,我似乎习惯了带有偏见的眼光回看历史,倾心并流连于博物馆历代书画的橱窗前,并用艺术史的方法去剖析古物,求证其年代、作者、真伪。查阅文献、写作论文、听讲座、看展览是我学术的常态,而我始终在思考它如何能将我的所学和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若有一件竹编,可以陪你终老

机缘巧合,我在家乡四川眉山的乡间看到大伯伐竹编织小簸箕的过程。说起竹编,四川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竹子生长,这里生长的慈竹品种竹节长、韧性强,十分适合制作竹编。大伯十多岁时,单凭耳濡目染就对竹编技艺谙熟于心。而今,屋后种竹,家中几乎所有的农具都由自己编造,他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他说做竹编需挑选沙土里生长超过三年、竹干笔直且略带黄斑的老竹。从选竹到破竹再到成竹篾,用砂纸将每根篾条打磨光滑,量好尺寸并组织架构开始编织,最后锁边调整。编成一个小竹簸箕需要整整一天功夫,看似简单的工序却细碎繁复,得来尤其不易。而耗费他一天时间做出来的小簸箕却只能卖十几块钱,同江南那些价格不菲的竹编工艺品还相差甚远。

若有一件竹编,可以陪你终老

若有一件竹编,可以陪你终老

随后我走访了四川竹编艺术之乡--青神。在青神竹编艺术博物馆中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竹编制品:农具、器具、摆件、包装、衣服等等。同时,见到了青神竹丝扣瓷非遗传承人陈云华的儿子陈岚先生。陈先生向我讲述竹编的历史、自己的传承故事以及竹编工艺。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成就了当下细腻典雅的竹丝扣瓷。洁白的瓷肌在素色竹衣的装扮下灵动起来,被赋予了色彩、肌理和层次。民间粗犷的竹背篓、竹簸箕、竹耙等农具似乎越来越远离都市时尚,然而它们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到当下生活中。

关键词:竹编非遗张薇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