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郑板桥嗜吃狗肉被骗画 唐伯虎假扮道士骗富商钱

2016-02-06 09:11:1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郑板桥像

郑板桥

◎欧南

郑板桥生于扬州兴化县,四十四岁才中进士,五十后出任县令之类的小官,仕途并不顺利,六十四岁后罢官回籍,买画度日。虽声名在外,求画者不少,但板桥终是名士性格,尤其瞧不上有钱的暴发户,一不高兴,开口便骂,他曾经自况:“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郑板桥即使再精明,也总有被骗的时候。

明朝作家张应俞写有一本《杜骗新书》,记载着各种江湖骗术,读来令人唏嘘不已。里面有“诈哄骗”、“谋财骗”、“僧道骗”、“诗词骗”,林林总总有二十四类骗术。可见江湖之大,无奇不有,稍一不慎,即可落入骗子的圈套。我们先来看看文人的骗术,其主角就是“又摘桃花换酒钱”的落拓不羁的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有一次和祝枝山等十数友人游扬州,每天灯红酒绿,饮酒作乐将近一个月,所带的资金花费殆尽。祝枝山正在犯愁,唐伯虎说,无须担忧,当今盐使者,家资巨万。你我可以假扮女贞观道士,去讹钱。两人称和吴郡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等名士是好友,博得了盐使者的信任。又说女贞观年久失修,闻明公仁善好施,望资助修葺,可流芳百世。一席话说得盐使者大悦,即刻修书命吴兴二县与库银五百两,两人得银后,复往扬州,花天酒地。后盐使者去往吴兴,发现女贞观并未修葺,问起此事,县令说不久前唐伯虎,祝枝山来索钱的事,盐使者才如梦方醒,因碍于两人的才气,才没有追究其事。

这是文人骗钱的故事,而郑板桥的被骗,则是扬州盐商的诡计。其精心设置的圈套,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郑板桥爱吃狗肉,哪怕是贩夫走卒,献上狗肉,板桥也以小幅画作为报答,而有钱的富商巨贾,以千金求画,板桥也是爱理不理。一盐商虽有板桥作品数幅,终因上面没有题款,引以为憾,遂想出一计。

一日,郑板桥出门游荡,走了很久,听见有人在弹琴,琴音清越优美。于是循着琴声寻到一片竹林,林间清幽雅洁,环绕着一所大院。板桥推门进去,见有一老者须眉甚古,正襟危坐地在抚琴,边上有一童子正在锅中煮狗肉,阵阵的香味飘来,引得板桥大喜过望,于是问老人说:老先生也爱吃狗肉?老人答:这世上虽有百味,但最好吃的还是狗肉啊!先生也爱此中物,那么就请一起用吧。

佛家云相见不相识,共语不共名,这是名士的派头,洒脱通达。但正是这种故作的派头,骗术才能得以成功。

两人并未通姓名,坐下大快朵颐之际。板桥抬头看见家中四壁空空,于是就问老人为何不挂些字画。老人故作不屑地说:没有上好的佳作啊!我听说此地有个叫郑板桥的很有名,书画俱佳,但我未曾看见过他的作品,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郑板桥大笑说:老先生也知道郑板桥啊!我就是郑板桥,可以为老先生画上几幅,聊表谢意。老人说:那就有劳先生了!于是拿出笔墨纸张,请郑板桥画。等郑板桥画完后,老人报上名号,要求板桥题上去。郑板桥诧异地说:这名字怎么是某某盐商的名字啊!老人哈哈大笑地说:这个盐商算老几,老夫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同名同姓又有什么关系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郑板桥想想也对,于是按照老人的要求题上名字,拱手而别。

此事到此,似乎应该结束了。但用计的盐商似乎并不想闭门偷着乐。既然你老人家瞧不上我,我也要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手段。

第二天,盐商宴客,特意让人请郑板桥来赴宴。被蒙在鼓里的郑板桥到了盐商家里后,看见四壁挂的都是自己的笔墨,走近细细一看,竟然都是自己昨天在老人家里画的,始知自己中了盐商的诡计,然而已是回天乏术了,只能自认晦气!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