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中国古代半人半鱼生物:鲛人泪化珍珠 海人鱼貌美(1)

2016-02-22 09:43:23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汉画像中的人鱼

  陵鱼,据明刊本《山海经绘图全像》

  《西楞鱼图》左为男鱼,右为女鱼

盛文强

编者按:书乡周刊记者和“海洋文学”作家盛文强在访谈中,聊到了正在热播的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他认为《美人鱼》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较为可观的人鱼传说,与舶来的人鱼故事相映成趣。盛文强特为本报提供了两篇新创作的“美人鱼”考释,以飨读者。

  哪本书的人鱼最多?

最为密集的人鱼形象来自《山海经》,比如《山海经·海内北经》载:“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郝懿行注曰:“查通奉使高丽,见海沙中一妇人,肘后有红鬣,号曰人鱼,盖即陵鱼也。”海上见闻的注入,使人鱼的形象不断丰富,而这些传说的源头,都指向了《山海经》,可见这部古书的辐射作用。《山海经》中还有人鱼、赤鱬、氐人、互人等人面鱼身的怪鱼,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鱼,这里的人鱼,指的应该是鲵鱼,即俗称为娃娃鱼的大型两栖动物,《山海经·北山经》记载了人鱼的特征:“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

人鱼“音如婴儿”,可使我们想到娃娃鱼类似婴儿啼哭般的鸣叫,而鲵鱼健硕的手臂,圆钝的头颅,还有摇曳的长尾,再加上婴儿般的啼鸣,都给先民带来了半人半鱼的错觉,《山海经》中的人鱼形象多半来于鲵鱼,比如《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的“鱼妇”具有死后复活的神力:“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鱼妇的状态似在半枯半荣之间,而且“死即复苏”,这可以看做是娃娃鱼的冬眠习性在神话中的反映,“死”即冬眠,“复苏”即醒来。死而复苏的故事对先民来说无疑是有吸引力的,在先民眼中,死后复苏是值得羡慕的神通,似乎跳脱了生死界限,游弋于生死之间。因此后世墓葬中常用人鱼形象的纹饰,以寄托墓主人永生的愿望。

  河伯也是人鱼

在汉民族的神话中,河伯也是人鱼的形象,《尸子》载:“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博物志》亦载:“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所谓的河精,也就是河伯,是中国神话中的司水之神。大禹治水,河伯献出河图,旋即回到河中,短短的出场时间,只留下一个半人半鱼的模糊身影。河伯名叫冯夷,又名冰夷,《清冷传》认为冯夷服了仙药才入水中为仙人:“冯夷,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酉阳杂俎》说得更加直接:“冰夷人面鱼身。”在古人的想象中,水中之神必要人面鱼身,才符合水神的身份,毕竟那时的水域内,仍是鱼的世界。

  眼泪化成珍珠报恩的鲛人

《搜神记》中又记载了一种生活于南海的鲛人:“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鲛人故事也流布甚广,鲛人织成的“鲛绡”入水不湿,是难得一见的至宝,《述异志》称之为绞纱,而且价值不菲:“南海出绞纱,泉室潜织,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陆游《钗头凤》一词中说“泪痕红悒鲛绡透”,也是用的鲛人典故。鲛人哭泣的眼泪,则能化作明珠,更被后世的野史所津津乐道,《博物志》中甚至演化出了“鲛人报恩”的故事母本:“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看,鲛人从海中出来,居然借住在百姓家中卖鲛绡,临别时,问主人要了一件器皿,对着器皿哭泣,于是眼泪化作珍珠满盘,作为答谢主人留住的礼物。蒲松龄甚至写到了一个“海中市”,四海鲛人都在这里互相贸易,交换珍宝。鲛绡和明珠价值连城,可看作是对海洋财富的一种夸饰般的想象,而鲛人成为这些财富的持有者,令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