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帝国与衙门间的战争 演变为后来军阀割据状态(1)

2016-04-07 09:16:52  时代周报    参与评论()人

清军“鸟枪”手

19世纪末的清帝国,在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上,还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尽管有表面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但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体系,地方政府兼有的职能越来越多,甚至包括部分事实上军事和外交职能(如早期的两广总督和后来的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等)。在这种情况下,到后期地方官员的权力越来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而中央集权则开始衰落,最终演变为后来的军阀割据状态。

而中日甲午战争,也被一些史学家揶揄为“日本帝国与清朝北洋衙门之间的战争”。这一点本质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无法系统地组织资源进行现代民族国家的全面战争,多级的权力结构导致战争当中,光绪帝和其周围力量、慈禧太后和其周围力量、李鸿章的北洋系(北洋水师、淮军)以及地方大员们(其他各地的陆海军,如黑龙江边防军或南洋水师)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极大地弱化了清朝一方的战争能力。

山东巡抚,能战主帅的转折

而甲午一战涉及的主要战场,是中国的山东、辽宁以及首都北京所在的直隶三省。其中直隶总督就是李鸿章本人,而另外两地的地方大员,则肩负着统领本地的武装力量,与中央朝廷调配的湘军、淮军一起在陆上抗击日军的任务。

客观来说,当时山东与东北的地方大员,在对外意志上都比较强硬,也都有不错的履历,只是由于方方面面从政治到军事素质的差距,导致他们在战争中同样碌碌无为。

时任山东巡抚的李秉衡(1830-1900),字鉴堂,辽宁庄河人。1884年中法战争时,李秉衡在广西出任按察使,并主持龙州西运局。他在前线政绩军功都不错,配合冯子材在凉山击退法军。湘军元老彭玉麟曾上奏称赞他:“两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李秉衡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光绪二十年(1894)担任安徽巡抚。

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山东巡抚这个极为重要的前线地方大员选择上,清廷选择了李秉衡这张牌。而李秉衡也颇得一批“清流”官员的推崇,如吏部文选司郎中延熙、李绍芬等,奏称当时能战的将领为刘永福等人。能战的主帅为张之洞、李秉衡、唐景嵩,都义切同仇、声威素著。建议朝廷信任他们,必能奏效且有功绩。

然而在前线防御战略上,李秉衡犯下了历史上诸多反登陆战失败战例同样的错误—误判了敌军的登陆方向。他忽略了荣成湾一带,而认为日军可能在山东历史上的滨海重地登州登陆。李秉衡电疏:威海后路“情形均属万紧,惟有就现有兵力,分布各岛口,嘱饬各营昼夜逡巡瞭望,无敢疏虞。

事实上,日军也派出几艘军舰进行佯动作战,进一步迷惑了李秉衡。“日军浮三舰窥登州,秉衡尽萃精兵于西北,而荣成以戎备寡,为日军所诱而获”。日军进攻威海卫时,李秉衡也没有有效组织增援,最终让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外国观战记者肯宁咸在论述刘公岛失守的原因时,认为“本省巡抚(李秉衡)既按兵不动”,不“应约发援兵”是重要原因。

虽然山东之败让李秉衡遭到很多非议,不过也有人为他辩护。河南举人步翔藻奏称:淮军将领克扣兵饷、听闻日军就先自行逃亡溃散。其败是为非战之罪。宋庆的军队,以数千之兵支持半年,能守也能战,其未能获胜,是因为孤军无援助。李秉衡、刘永福也有死战之心,所以其防守的地方,虽日军侵扰,始终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