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国有大故——慈禧、光绪国丧期间的湖南(1)

2016-10-24 10:06:25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记得沈弘先生曾编过一本《晚清映像》,作者都是因缘际会到过晚清帝国的外国人。这些来自异域的外交官、摄影师、旅行家和传教士留下的文字图片新鲜有趣,不啻为一幅“蓝眼睛里的近代中国风俗长卷”。其中有篇《目击西太后葬礼》的报道,出自时任荷兰阿姆斯特丹《电讯报》驻北京记者亨利·博雷尔之手,翔实记录了他观摩慈禧葬礼之时的所见所闻,让人对清廷不惜物力举办的国丧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来又偶见一份档案,系将慈禧光绪国丧期间湖南省所办礼节陈设及往来电文汇钞而成者,虽只戋戋一册,却恰可与博雷尔一文相互参阅,让我们对帝都之外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军民人等在国丧期间如何示哀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光绪和慈禧是在1908年农历十月二十一、二十二日相继去世的。二十四日,在接到登载国丧消息的电传阁钞之后,湖南官场迅疾作出了反应。一是电奏继位的嗣皇帝溥仪,恭请其节哀顺变。奏折分两批,一份由湖南巡抚岑春蓂具名,另一批为布政使庄赓良、按察使陆钟琦、提学使吴庆坻等人所上白口白折,由于是例行故事,加之溥仪尚处冲龄,折子内容均极简略,除了写明官职姓名之外,就只有“恭请皇上圣躬节哀,伏乞圣鉴”等数语而已。二是择定举哀场所。按照礼部来电的要求,巡抚岑春蓂率布政、按察、提学三司以下官员换上素服,头冠去缨,同时命令长沙、善化两个附郭县知县以及湖南支应局委员挑选合适场所,供省会官绅成服举哀。最终择定的地点是湖南督练公所,此处位于省垣中心,在汉长沙定王台后,靠近当时的布政使司衙署,想必是较为便利安全的。

二十六日,不过两日功夫,督练公所即陈设妥当。从公所大门进去是条甬道,甬道两旁有东西两室,室内悬挂白幄,铺设矮座草垫,覆以白布,供官绅朝夕齐集,哭临跪拜。甬道尽头为前后两座皇殿,分别安放慈禧与光绪的神主宝座。殿内外悬挂的帐幔灯具,全用素帛,而殿内三面墙壁则均饰以黄色绸绫。殿中设有平台,台中即为安放神主的宝座,宝座前为香案,陈列香鼎、烛台、花瓶、素烛、炷香等物,平台四周有阶梯围栏,也均以黄绫铺饰。平台前正中设诏案一座,案东为诏台,供举行典礼时宣读诏书之用。殿檐还悬挂有宫灯四座。前后殿陈设规制相同,均派官兵昼夜轮班守护。

其实早在二十五日,尚未陈设完毕的督练公所就举行了首场典礼,只不过并非举哀,而是遥祝溥仪入承大统的贺礼。当天清晨在巡抚衙署准备龙亭一仗,亭中放置黄牌,牌上录有慈禧指定溥仪继位的懿旨。然后由一名奉诏官将龙亭导引护卫至督练公所内的皇殿,此时巡抚岑春蓂已率文武属官换上朝服跪迎于皇殿大门外甬道西侧。队伍随龙亭进入殿内之后,奉诏官将黄牌安放于诏案之上。文武官员东西按班序立,在籍大学士瞿鸿禨也率全省绅耆列于文官之后,一起行三跪九叩大礼。奉诏官捧起黄牌授给岑春蓂,岑氏跪受之后,再转授给一位专门的读诏官,读诏官同样跪受,再肃立于诏案前宣读懿旨。官绅跪听宣读毕,再次行三跪九叩礼。此时再由读诏官将黄牌转授布政使庄赓良,庄氏跪受后再奉安于龙亭,最后方由奉诏官护送至布政司署。至此,一众官绅撤班,至更衣亭换上素服退下。

二十七日是光绪去世后的第七天,省垣官绅在督练公所内进行了正式的成服举哀礼。主要程式包括抄录、恭迎、宣读、跪听光绪遗诏等,其繁复程度与二十五日的贺礼约略近之,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一是正式着丧服。二十五日行贺礼时官绅着朝服,礼毕所易者仍为普通素服;此次行哀礼时着素服,而礼毕则换上了正式的丧服,开始为光绪服斩衰之丧。二是行礼时间及次数。贺礼仅二十五日上午举行一次,而此次举哀则自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为期三天,每日早晚两次,每次除繁琐的三跪九叩之外,还须“举哀三号”。同样,自二十八日为慈禧成服开始,也举哀三天至三十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