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寻迹故宫西路:断虹桥“萌狮”背后的悲惨故事(4)

2016-12-28 10:45:29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除了上面所说的专供皇室的“官窖”外,还有些供各政府职能部门用冰所设置的“府窖”。如德胜门外冰窖口胡同附近的两座以及正阳门外冰窖斜街的两座,加起来共四座。这四座冰窖和上述官窖最大的不同即在于它们是较为简陋的“土窖”,而皇室专用的官窖则是用砖砌成的。这四座土窖共能储冰十万块,以供京城各公署夏日之用。

除了京城内,在郊外的海淀镇、清东西陵以及避暑山庄附近都有冰窖的设置,以满足皇帝出行和祭祀祖先之用。

5

隆宗门外有小贩卖馒头

西部通道最北端正是隆宗门。隆宗门是进入乾清门前广场的重要门户,在当时被称做“禁门”。自亲王以下,文职三品、武职二品以上大员以及内廷行走各官所带之人,只准在门外台阶20步以外停立,严禁擅入。但是,咸丰年间,正是在这个戒备森严的“禁门”处,还发生了小贩卖馒头的趣事。

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二十三日,隆宗门外来了一个小贩,担着一筐馒头在叫卖。觉察到危险的禁军当时便扣押了这个小贩。按道理说这皇宫大内都属于戒备森严的地方,怎么会有小贩出入呢?

被抓的小贩讲出了原委。小贩叫王库儿,平时以卖馒头为生。两年前的一天,他在街上做买卖的时候,偶然捡到了一块腰牌,怀着一种“猎奇”心理的他拿着这块腰牌,想要混进紫禁城里去游逛一番,毕竟那年月紫禁城对于寻常老百姓来说可是绝对的禁地。没想到,凭借着这块腰牌,王库儿竟然轻松蒙混过关进入了紫禁城!

这着实让他大开眼界。首次行动成功后,王库儿便开始谋划下一步计划,他竟然挑着一担子馒头,大摇大摆走进皇宫,把自己的买卖做进了紫禁城。没承想,可能是这宫外的馒头做法的确与大内不同,再加上宫内有不少太监出身贫寒,宫里不少人都愿意买他便宜又可口的大馒头,王库儿自己也没想到,他居然在紫禁城开起了他们家馒头店的“分号”,而且一干就是半年多。

后来,王库儿一位出继的哥哥听说了这件事儿,便向他借腰牌,也想到紫禁城去转一圈。王库儿倒也痛快,便将这块腰牌上原有的“袁士栋”三个字刮去,刻上了他的哥哥张贵林的名字。于是紫禁城里的“王记馒头摊”立刻变身为“张记馒头摊”。而王库儿因为在紫禁城中混了一段日子,竟然混出一个脸熟,每天进出皇宫不用“刷卡”,直接“刷脸”便能长驱直入,甚至还被宫里御膳房的一位大师傅张春成看上收了徒弟,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做饭,还竟然包吃包住,王库儿哥儿俩俨然已经成了紫禁城里的常客。

不过好景不长,不久赶上咸丰皇帝整顿紫禁城门禁制度,一下子进出皇宫的步骤变得严格和复杂了很多,必须“凭证出入”。于是王库儿便向哥哥要回了这块腰牌,以方便自己进出。

但是最终如前文所述,在一次叫卖馒头时被抓住了,这紫禁城里的馒头摊也从此关张大吉了。后来,经过严密盘查才发现,这块腰牌原主人袁士栋,是紫禁城的一名负责膳房事务的校尉,和他一起供职的另一名差役出宫买菜,错拿了他的腰牌,又在途中不慎丢失,因为怕上面责罚下来而没有上报领导,结果被王库儿捡了个便宜。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