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宋代男神苏轼:书法写得好 烧肉也一流

2017-08-24 14:45:17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参与评论()人

赵娜

在第四次去山西之后,终于腾出时间去了趟乔家大院,院子稀松平常不值一提,但某个院子有刘墉的一副对联却让人印象深刻,其言曰:“闲观世事如修史,多见通人始信书。”刘墉时代,私家修史蔚然成风,固然有时代的原因,生活在其间的文人们讲究个“以史治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想来刘墉在这个语境里说出个“闲观世事如修史”的话再正常不过,但是作为现代人,读来颇有醍醐灌顶之感。当代语境里,脑海被来自西方的福柯、维特根斯坦和东方的老、庄、孔、孟填满,筋脉被叙事、图像、风格、编年等等牵扯,想起“修史”二字,应该首先会想到史学观吧,面对那汹涌而来的史学脉络,心里打怵,因为得不出个清晰明确的结论。这个时候就特别渴望有个拥有大智慧,事事都知晓,处处能指点迷津的大儒,这大儒上知真理大义,下知女生心思,前知孔孟老庄,后知哲学末日,内知社会主义,外知资本圈钱。但是去哪里找呢?只能去故纸堆里瞧瞧。

眼见之处,瞧到了宋代的全面多产能手苏轼同志,其人既能“大江东去浪淘尽”这般豪迈,又可“小轩窗,正梳妆”这般深情,既对儒家学说有很深的造诣,又对道释玄等学说颇感兴趣,故其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也积极地进行了知识生产。其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将道家常说的“道法自然”之自然思想,引入到文艺创作和批评当中来,其旨意在于无论作画抑或是写诗,这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作画则不该徒留表面,只言似或不似,写诗亦不能止步于字词表面,其二者理想的境界都该是“天工”和“清新”。天工意欲无矫饰,自然地去表达去勃发,不雕饰不造作;清新则意在气韵清美,不落窠臼。故而不论写诗抑或是作画,皆为抒胸中逸气,士先有高贵品格,后将此落于笔墨,于此所得诗画才为妙物,才是趣多之事。

关键词:苏轼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