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宋代的七夕夜晚街市上分外繁华热闹!来看古代七夕的乞巧文化~

2017-08-29 16:08:22    宋文化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宋代的七夕夜晚街市上分外繁华热闹!来看古代七夕的乞巧文化~


七夕情浓

牛郎织女见面靠的是鹊桥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国务院已将其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其悠久的历史和蕴含的文化因素。七夕节的中心文化内涵是由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引发出来的情结,它从萌始到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华大地上也形成多彩多姿的七夕民俗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趣。


牵牛和织女是自然天象中的星宿,但从先秦时期就已将之拟人化。《诗经·小雅·大东》中已出现了对银河和牵牛、织女的简单描述,但尚看不出任何神话的内容。至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则显示出牛郎织女相恋相思的雏型。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谓“织女,天女孙也”,明确地将织女星说成是天帝之女,是一位身份高贵的女神,她和牵牛隔河相对而不能相聚,于是发展出“鸟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岁时广记》转引《淮南子》)的浪漫故事。牵牛和织女的美满结合,男耕女织成为封建农耕社会理想的生活方式。这个故事撩拨着人们的情感,形成乞巧的民俗事象:“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种乞巧的风俗一直延续到近代并表现为多种方式,人们每逢七夕,女孩们或于月下穿针,或在白天投针于水面,视日照针影的形状粗细以卜巧拙;或祭星实现得巧去拙的愿望。



牵牛和织女的形象也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史载汉武帝欲伐滇,在长安凿筑昆明池以习水战,池两侧就置有牵牛和织女的石雕像,这两件造型古朴的石雕至今犹存。现存的东汉画像石中也出现牛郎执鞭牧牛和织女跽坐的形象,图中的牛郎织女完全是劳动者的面貌,表现出把星神凡人化、世俗化倾向。

唐宋时期的七夕节非常隆重并特别重视其爱情的内容,唐代风流天子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于七夕在长生殿海誓山盟的故事一再成为诗歌戏曲的题材。人们在七月七日双星鹊桥相会之夕于庭院设供祭祷,默祝婚姻美满,使之成为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北宋时都城开封经济繁荣人齿浩繁,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潘楼大街一带有热闹的七夕市,各式泥塑的磨喝乐(执莲叶的泥娃娃)成为应节艺术品,又以油面糖蜜做成花样点心,谓之“巧果”,成为应节食品,还有以黄蜡制成婴儿、鸳岛雁等状置于水上的玩具,名为“水上浮”;有的在木板上敷土种栗,或于瓷容器中撒豆种生苗,配以小型房屋模型玩赏,装点节日,增添情趣,说明当时七夕的民俗内容不止乞巧,还包括了求子和祈祝农事丰收的成分。



开封七夕的夜晚街市上分外繁华热闹,宋代名画家燕文贵画过《七夕夜市图》,只是此图早已失传,不然一定能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金元时期的北京(金称燕京元称大都)承袭了不少宋代风俗文化。《析津志》中记载市场上也搭棚卖磨喝乐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买者纷然”,士庶之家在庭院搭起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放陈列瓜果酒饼等,邀请亲眷中的女流,作巧节会,称为“女孩儿节”。明清时北京仍流行乞巧的风俗。

汉代

唐宫七夕乞巧图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所藏《宫宴图》(又名《乞巧图》)亦画黑漆案上陈碗甚多(非宴会,乃乞巧之水碗)。《乞巧图》唐风犹存,是北宋前期(10世纪晚期-11世纪早期)摹本或改画本,取全景俯瞰角度,建筑庭院重重尽现,仍有敦煌唐代壁画的空间感。



放满了乐器~



布置宴会









宋 李嵩 汉宫乞巧图



(传)赵伯驹《汉宫图》

此幅为一纨扇形式的小册页,画汉宫七夕故事,描写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

宫殿中庭园内设有步障,分隔为内、外。障内穿著红衣的妇女,象徵高贵与华丽,在拿著雉尾扇的宫女陪侍下,徐徐的往楼台的地方前行,宫娥彩女们在甬道上列队,排成长长的两行。因为,画中宫女各执法器,簇拥著一贵妇人,前有用以礼仪祭祀的生羊,后从乐队,好像要前往登上画幅左上角的高台,所以被认为是登上穿针楼面银河而乞巧的七夕故事。乞巧习俗是古代社会中妇女界一年一度的大事,藉牛郎织女两星七月相会的故事,特地装扮一番,登高楼向织女乞求得巧,祈祷愿望得以实现。障外则停放牛马车乘帏幔,等待在宫殿庭园内参与活动的主人。人物虽细小,但姿态生动传神,画面绮丽与浪漫,充满南宋宫廷中诗情画意的真实情境。





明 七夕应节牛郎织女纹方补超大图



明后期 (传)仇英 乞巧图卷

这幅画的是妇女乞巧的活动,星星高挂於天空,妇女群聚在庭院中,对著星空祭拜,在庭院中摆设香案,上有瓜果、鲜花、酒、针线等衷心祈望自已能像织女般工巧,其中还有妇女对著星空穿针。



迎仙乞巧

清代 八月桐荫乞巧

这是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

「丢巧针」的游戏:在七月七日的上午,拿一碗水曝晒在太阳下,过一会儿,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投入水中,针便会浮在上面。如果这时看到水底的针影成云物、花朵、鸟兽的影子或细直如针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针影像槌子般粗或弯曲不成形的,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



丁观鹏 临 仇英 乞巧图卷

此卷用白描法写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子庭中以乞巧。有喜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图中贵夕3成群,或立或坐,或相互交谈,或成群结队,或轻盈漫步,或仰穿针线,动态多姿。众侍女忙于上灯、烧水、。执壶、捧盘、抬桌。画卷结尾到向天斋供为止,类似连续画,反映了七夕乞巧的风俗情景及过程。庭院内以翠竹、假山、松、梧等为布景。七夕聚会,沉浸在秋凉夜静的气氛中。妇女发丝,著墨细匀,衣褶线条流畅,饰纹刻画细致,佩环飘动,得“吴带当风”之姿。在此选其中两个场景。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清乾隆)



乞巧图轴 清 任颐



「丢巧针」的游戏

古代七夕节,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可以说七夕是中国的女儿节。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虽然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写了很多关于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诗篇,小编从中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七篇,祝大家过一个开开心心的七夕。

鹊 桥 仙

鹊桥仙,词牌名。亦称《广寒秋》、《秦楼月》、《梅已谢》、《蕙香囊》、《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等。最初是咏牛郎织女在七夕藉鹊桥相会故事的,因欧阳修的“鹊迎桥路接天津”得名。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五十六字者多见。



鹊桥仙

欧阳修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

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鹊桥仙

柳永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

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

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

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

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

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故此,鹊桥仙,此调多咏七夕。

七夕专辑:《鹊桥仙》精选七篇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表述了作者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鹊桥仙·巧云妆晚

宋.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她理想中的爱人是才华横溢、志趣相投的伴侣,却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庸俗不堪的官吏,这首鹊桥仙,反“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暮暮。”其意用之,“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真诚地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有情人能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长相厮守,不必像她一样被离愁所折磨。



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



鹊桥仙

宋.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严蕊,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仅存《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3首。据此改编的戏剧《莫问奴归处》,久演不衰。此词将景、人、物结合在一起,描写了一副七夕的景象。



鹊桥仙

宋.杨无咎

云容掩帐,星辉排烛,待得鹊成桥后。

匆匆相见夜将阑,更应副、家家乞巧。

经年怨别,霎时欢会,心事如何可了。

朝朝暮暮是佳期,乍可在、人间先老。

杨无咎,临江清江人,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此首词的大意就是牛郎织女等着鹊桥搭成,飞到天上匆匆相见。而人间女儿家家在过乞巧,希望织女能赐以巧技,更希望一年的想念,怎么能诉完呢?朝朝暮暮才是有情人向往的,就是变老也不怕。



鹊桥仙·送粉卿行

宋.辛弃疾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

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

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此词上片写别时场景,并想见其不忍离去情状。下片写别后惆怅和思念,燕去楼空,不胜伤怀;人虽白发,犹自多情。



鹊桥仙·月胧星淡

宋.谢薖(薖kē)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谢薖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词作,但是,全篇却没有谈什么男女伤别、儿女恩爱,而是以天上、人间的对比,描绘了人间的不平,抒写出世路的艰险。这是有感于北宋王朝末期衰败的局势,而发出的感叹。

关键词:七夕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