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为什么东汉以后皇帝下葬不再穿玉衣?

2017-10-18 09:38:45    国家人文历史  参与评论()人

文| 黄薇



金缕玉衣

汉代人的玉殓葬观念承袭了周代“以玉为精”“精魄沟通天地”的葬玉思想,可是皇帝和贵族王侯殓以玉衣的习俗,只流行于两汉时期。东汉末年水旱虫灾频繁发生,再加上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对生产和经济造成的破坏,都让朝廷或是诸侯王国都已无力再制作玉衣。此外,外来佛教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佛教相信“无生”,轻形骸而重精神,相信只有超越形体的精神才可永恒。这曾引发了文化史上著名的神灭与神不灭之争,多少也改变着古代中国关于形骸精魂的观念。佛教推崇火葬,这种风俗肉身皆可抛,更何谈玉衣殓葬。有意思的是,每当“中国”意识强烈的朝代如宋代,官方就抵制火葬以致禁绝,而到了蒙元、满清等异域文化入主中原的朝代,火葬之风就会重新流行。

明确废除了玉衣制度的人是曹丕。魏晋时期,反对厚葬、注重实际的思想开始流行,曹操曹丕父子都是薄葬之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曹魏黄初三年(222),曹丕在《终制》中提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他认为玉衣殓葬非但没能保持尸骨不腐,反倒招来无数垂涎的盗墓者,是“愚俗所为也”,遂下令废除。从考古发掘来看,迄今也尚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1973年夏亳州市谯城区董园一号汉墓,出土的一套属于曹操父亲曹嵩的银缕玉衣,是目前考古材料中反映时代最晚的汉代玉衣。出土时,玉衣仅剩头部和一只鞋保存较为完好,其他部位的银缕也都被盗墓者抽空。

两汉成为中国玉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期,经过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玉器的礼制性作用达到了巅峰,而汉玉的一大特色即是葬玉文化的发达,此后葬玉逐渐式微,佩玉等融入现实生活,玉器又进入了世俗化发展的新阶段。以形制之齐备、工艺之复杂,两汉可称葬玉的黄金时代。

关键词:玉衣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