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中印间的茶叶竞逐:植物猎人盗走中国茶种,改变世界茶叶贸易版图

2017-10-25 16:19:48    国家人文历史  参与评论()人



1792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出使中国期间,邀请陪同使团参观的清廷重臣福康安观看使团警卫准备已久的操练。然而福康安却拒绝了,因为他对此毫无兴趣。

这只是乾隆年间清朝闭关锁国的一个小小投影,要说中国因此错过了认识先进武器的机会,有些言过其词。然而在其后的谈判中,清政府又拒绝了英国关于扩大贸易(主要是茶)的要求。



马戛尔尼失望而归,然而此行也不算毫无收获——回国时,使团带走了在江西搜集的一批茶苗茶籽。

这批茶苗茶籽被寄往英属印度的首府加尔各答,种于皇家植物园。这个时候的印度,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茶业。

马戛尔尼给此行出资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培林写信道:“展望下一个世纪茶在印度的生长情况,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利益,将远远补偿这次出使的遗憾,不由得喜不自禁。”

正如马戛尔尼所料,半个世纪以后,印度茶迅速崛起。

马戛尔尼使团的秘密任务

18世纪后半期,英国人已饮茶成风,据说当时连修马路的工人都在喝茶。18世纪初的时候,东印度公司每年出售茶叶不超过5万磅,到18世纪末,这个数值已经翻了四倍。

英国人对此深感忧虑,对于茶叶的依赖,仿佛被中国人捏住了命门,不仅白银哗啦啦地流向中国,一旦中国在茶叶出口上作文章,势必大大影响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的利益。前者垄断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贸易,后者则在茶叶税上赚得盆满钵满。



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的红茶贸易

要防范这种后果,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英国自己的领地产茶叶。

我们现在常说,“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盗走了中国茶种,改变了中印两国茶的命运。

事实上,福琼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后,是整个“日不落帝国”和财力雄厚的东印度公司。盗茶者也并非只福琼一人,早从马戛尔尼以给乾隆祝寿为名访华开始,英国人就在想方设法获取中国的茶种和种植方法。

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培林曾推心置腹地对马戛尔尼说:“茶之数量及价值均极大,如能在印度本公司领土内种植,就再好不过了。”

马戛尔尼心领神会,说:“如果茶能长在我们自己的领土上,我们就不必仰给中国了。”

所以,马戛尔尼的使团里是带着科学家的。中英两国史上的第一次正式见面,竟是背负着这样的秘密任务。

英国的植物学家做了很多努力,一开始还是想把茶树种到英国本土,可惜都失败了。最后,他们不得不把眼光移到他们的殖民地印度。

阿萨姆茶园种植狂潮

1833年,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被取消,英国成立了专门的茶叶委员会,一方面加紧在印度种植茶,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国茶树的盗窃。

引进中国茶种可不容易,茶种以及种植技术都是中国政府严令禁止输出的。在近两个世纪的茶叶贸易中,英国人没有获取任何关于茶叶生产的有用秘密。

唯一的办法还是只能“偷”!

1836年,茶叶委员会秘书乔治·戈登亲自潜入中国南方茶区,偷偷私购了大量中国茶籽,运往印度。同时还找了四川雅安的茶师一起去印度教当地人种茶做茶。

戈登送回加尔各答的8万颗茶种都发了芽,这些茶苗被送到不同的地区做生长观察。送往阿萨姆的茶树,没有几天就被当地的牛啃了个精光,2万棵茶苗只剩下55棵。绝望之时,人们意外地发现,在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地方,到处是成片的茶园。这些茶树有些高达13米,周长近1米。毫无疑问,有着充沛降雨量和茂密森林的阿萨姆是极佳的种茶地。



早期印度茶园的试种

经过3年的培育,1839年1月,阿萨姆茶叶运往伦敦。这批茶叶被鉴定为“具有相当的品质”,起拍价是1先令,被一个爱国者以5先令拍到,而最高价格居然拍到了34先令每磅(17英镑)。

这在英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资本闻风而动,阿萨姆茶园大规模开发的狂潮开始。

然而事实上,阿萨姆土产茶具有一种强烈的刺激感和辛辣、烟熏的味道,剥离了爱国情感的加持,阿萨姆茶根本无法与中国茶叶竞争,而且单位面积产量极其可怜。



伦敦利贺德街,右侧为东印度公司大楼

在东印度公司看来,这都是中国人的阴谋。正如英国在上海的领事艾尔科克所说:“中国人可能将带着很大的妒意,看待敝人索取茶籽或者茶树的任何要求,与获得茶种、引诱擅长种植与生产茶叶的中国人离开国家前往印度培训人们的努力有关的任何企图,都将不可避免地失败。”

最终,挽救失败的,是集植物采集专家、园艺师、间谍于一身的罗伯特·福琼。

“茶叶大盗”的最佳人选

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 1812-1880)从小就喜欢园林艺术,他曾担任爱丁堡植物园园长,后来掌管皇家园艺学会在奇斯维克的植物园。1943年-1946年,福琼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在中国搜集了100多种西方人没见过的中国植物,其中包括了华茶。这些植物移植到了皇家园艺协会的奇西克花园,成就了今天英国园艺的重要一脉。



罗伯特·福琼一家

在中国期间,福琼还学会了汉语和中国人的习俗,并熟练掌握了筷子的使用技巧。这使得他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可以通过乔装打扮而避开中国人对洋人的仇视。

1847年,福琼的游记《中国北面省份三年漫游》出版,受到各界热切追捧,也使东印度公司决意将“盗茶”的重任委托与他。

1848年6月20日,福琼再度出发前往中国。这次,他带着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的命令:“你必须从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挑选出最好的种子和茶树,然后运到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运到喜马拉雅山。你还必须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没有他们,我们无法发展在喜马拉雅山的茶叶生产。”

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付给福琼的报酬是每年550英镑(约相当于人民币一百万)。

改变茶贸易版图的盗茶之旅

福琼的任务充满了风险,他是继葡萄牙人后第一个渗入中国内地的外国人,去往非开放地区,一旦被清朝政府发现,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罗伯特·福琼编撰《两访中国茶乡》插画

1848年秋天,去徽州时福琼说:“就我所知,还没有外国人访问过徽州的茶叶产区,也没有从那儿的茶山上带来过茶树。”

福琼发现,中国的主要产茶区在北纬25-31度,最好的绿茶产于浙江、安徽,最好的红茶产于武夷山。

他将徽州视为茶叶圣地,打算亲自前往。这回,福琼完全扮成了中国人。这颇费了一番功夫,因为福琼身高1.8米,具有英国人的肤色。为此他剃掉了大胡子,穿着中国服装,甚至还加了一条假辫子,打扮得让乡下的农民认不出他是洋人。

他还高薪雇了两位中国人,一个当仆人,一个做苦力。普通百姓对于种茶技术的保密性根本没有意识,两个人收了他的钱,便帮他隐瞒身份。

福琼一行乘船途径浙江的石门县和塘栖到杭州,再到屯溪,在附近的茶区及休宁茶产地考察。然后从屯溪南下婺源,再到宁波和金塘岛,在后两个地方了解茶叶栽培、生产和制作情况,并收集茶种。



安徽名茶



在跋涉于茶区的过程中,福琼发现多雾的气候和富含银元素的土壤适合种植药用茶,并且了解到何种气候和土壤才适合种植优质茶。他给英属印度总督的信上所说:“我已弄到了大量茶种和茶树苗,我希望能将其完好地送到您手中。”

1849年5月,福琼又乔装成知识界名流去了武夷山红茶产区。当时的欧洲人一直不知道红茶绿茶源于相同茶种,还以为红茶是红茶树长出来,而绿茶是绿茶树长出来的。正是这次考察,让福琼知道了绿茶变成红茶的秘密:对茶叶进行发酵处理,从而使茶叶的颜色变暗。绿茶的制作则不经过这道工序。

从普陀山一个寺庙的老和尚那里,福琼还得知了泡茶用水的重要性。

1851年2月福琼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时带走8名中国制茶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

在宗主国机械生产的帮助下,印度后来居上,从此成为红茶出口第一大国。欧洲红茶市场逐渐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到1903年,英国人消费的茶叶中由原来4%来自印度增加到59%,中国茶叶在世界销售量的比率却下降到10%。

正如《茶:嗜好、开拓与帝国》的作者莫克塞姆在书中所呼喊的那样:大英帝国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历史已经翻篇,然而一个帝国为了扭转经济,一百年来前赴后继、巧取豪夺的所作所为,令人深思。

关键词:茶叶茶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