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辞去文协一切职务,老舍在美国创作《四世同堂》

2018-01-15 10:54:17    凤凰文化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1945年,八年抗战结束,当国民政府承认和嘉奖抗战有功人员时,似乎忘记了文化人。当时政府制作了“胜利纪念章”,党政工作人员、军人等相关者皆有份,唯文教界无此殊荣,老舍很愤慨,跑去协商却没结果。抗战结束后,老舍本想买栋房舍,种花写作,安度余生,却因政府官僚的腐败成为一枕黄粱。这“机缘巧合”下,反倒促成了老舍的访美游学之旅。

在国内内战混乱的时候,老舍陷入政治是非的泥潭,他提出辞去一切职务,但在文协处境窘迫之时,还主动为已脱离的文协募集经费。其他时间,老舍在一座小院里,潜心创作长篇剧作和翻译中国文学,直到“我的身体疲乏极了,要彻底休息一下。”老舍为人、为事、为文,一生都在努力沟通着人世间疏离的情感,智圆德方始终是他为人的本色。

以下内容摘自《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一书,是作家老舍在抗战胜利后创作《四世同堂》的一段往事。

老舍

1

1945年8月15日,伟大而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以中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在举国欢庆的时刻,老舍激动得几近癫狂,在文艺界庆祝会上,他纵情把盏豪饮,甚至跳到酒桌上,划拳行令,狂欢忘形。那是那一代爱国知识分子对整整八年的奋斗和等待的恣肆释放。他们为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付出了太多的智慧、心血和忠诚。

但是,当国家承认和嘉奖抗战有功人员时,似乎忘记了这些文化人。当时政府制作了“胜利纪念章”,党政工作人员、军人等相关者皆有份,唯文教界无此殊荣,老舍等人代表文协与有关方面协商,结果仍无望获得。

在萧伯青写的《老舍在武汉、重庆》一文中,写出了文艺界的不满,老舍曾就此向萧表达对政府的愤慨:“你看他们这些人有多么笨!一个胜利章能值几文,对坚持抗战的作家每人发一个,皆大欢喜,岂不是比较好些,可他们偏不那样做,这倒真使纪念章不值半文了。”

老舍原本想胜利后,继续回到山东青岛生活工作,当年他在青岛教书时,依山傍海、山清水秀的幽静环境,给他留下太多美好的记忆。抗战快要胜利的5 月,他曾在《民主世界》发表了《“住”的梦》,说他春天想住杭州,夏天想住青城山或者青岛,秋天住在北平,冬天住重庆或昆明,他甚至畅想,一旦自己有了钱,就在他喜欢住的这几座城市各盖一座中式三合院,就连宅名都已想好,叫“不会草堂”,“不会”者,即不再像在文协工作那样天天开会之意也。

日本一投降,老舍真的写信给在青岛的老朋友王统照,请他帮忙买一座带小院的房舍,自己将在那里种花写作,安度余生。他曾想,战争刚结束,青岛肯定有许多空房子待出售。但当他接到王统照的回信时,他深深地失望了。那些空房子早就被发国难财的巨贾收购,或被手中有权的小官员以“接收”的名义占有了。

王统照

其实,老舍对国民政府的官员,早就十分了解。他在抗战后期写的一个叫“残雾”的剧本,就揭露过他们的“好色、贪权、爱财”等丑态。该剧讲的是一位局长,被日本女间谍色诱利用的故事。该剧的结尾是局长被抓,正当探长奉命抓捕日本女间谍时,一个官太太却派人将女间谍救出,去参加她的宴会。

另一剧作《面子问题》,写国民政府“某机关”里的官僚的种种丑行丑态。一面是“世家出身,为官多年”,一向作威作福、死要面子的佟秘书被撤职;一面是不够精明却心地善良的赵姓后勤工友,意外地得到一笔遗产,突然成了财主,周围的人,要么讨好献媚,要么投井下石。该剧通过对官场人情世故的讽刺,抨击国民党官僚的贪婪无耻和堕落。

这些剧作,源于生活,但令老舍没想到的是,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吏的腐败会变本加厉。这个政府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老舍的买房梦又成了一枕黄粱,1946年年关临近,友人纷纷离开重庆,在邻居忙于准备新年的喜庆气氛中,老舍望着重庆北碚这栋有些冷清、阴凉的小楼,心里突生一种凄苦。

夜晚,寒月一弯照进小屋,他忆起1941年所赋的七绝一首,很合现在游子思乡的心境,于是抄录下来遣闷,其诗是:

雾里梅花江上烟,小三峡外又新年。

病中逢酒仍须醉,家在卢沟桥北边。

不久,这首诗发表在《神州日报》,其抒思乡之情,让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备感凄苦。

2

寂寞清冷的老舍,突然交了好运,令他始料不及。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的中央社发布了一条消息:美国国务院决定聘曹禺、老舍二氏赴美讲学,闻二氏已接受邀请,将于近期内出国。

当时,以官方文化界代表出访国外者不少,但以民间文化人代表身份出访的,曹禺和老舍算是开先风者,故国内外较为重视。老舍更是喜出望外。

曹禺

关键词:老舍四世同堂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