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消失”的战地记者方大曾:战火为青春作证 

2018-03-15 10:31:22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方大曾留给母亲的照片

相片是凝固的时空志。半身照的主人公叫方大曾,刚23岁,眉宇间隐伏着一股年轻特有的笃定与劲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一位从长辛店前线发回图文消息的中国记者,正是这个头戴钢盔的年轻人。写出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并洗印了战地照片后,笔名“小方”开始频繁出现在响当当的报刊上。

然而,1937年9月18日,自河北蠡县发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方大曾再无音信,流动的生命在25岁定格为静帧。

今天,“卢沟桥”在民族记忆中仍占据着沉甸甸的分量,但小方的名字却被岁月磨蚀得模糊起来。幸有近千张底片和泛黄发脆的报道,它们确凿地证实着:81年前的那场烽火,他真实地走过。

改变命运的战事

“他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宛平,最先报道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在小方的笔下,战争的惨烈直刺心脾。”

1937年7月10日,北平已处在一片慌乱之中,不祥的预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三天前的炮火,预示着战争已经离这座古老的城市越来越近了。郊外的许多百姓,为了躲避炮火,正源源不断地涌向城里。同以往无数次离家的情形一样,方大曾整理了相机和胶卷,同母亲和妹妹匆匆告别,骑着自行车只身前往卢沟桥。

只身的胆量来自历练。早在一年多以前,他也是只身一人,逆着割面的北风,以中外新闻学社记者的身份到了绥远,对前线进行了密集的采访。他拍摄了大量有关绥远抗战的镜头,写下《绥东前线视察记》《从集宁到陶林》和《兴和之行》。绥远省主席、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曾多次与他见面,探讨绥远抗战的意义与特点。

1234...全文 8 下一页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