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正文

袁凌:我从来不去看普利策获奖的什么玩意儿

2017-03-16 09:45:1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今年四月,作家袁凌即将推出他的最新作品《青苔不会消失》。这本书精选了袁凌十年来记者生涯中最为杰出的非虚构作品,叙述了十二个惊心动魄的灵魂故事,写出了一百位中国人故事。

《青苔不会消失》这个书名取自袁凌本人的诗句——“青苔不会消失,只要世上还有,最后一个穷人”。袁凌笔下的这些人,就像青苔一样,也许只是附着在土地上又边缘又无人问津的一群人,他们生活中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地区,经常需要承受误解、打击,但他们为改变生活现实作出的努力,为保持人的尊严作出的努力,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的努力,永远不会消失。

这几年,非虚构是最为热门的文学门类之一。对于非虚构,对于非虚构和虚构的关系,袁凌有他自己的看法。澎湃新闻记者对袁凌进行了专访,和他聊聊这本新书以及他的非虚构写作。



书封

澎湃新闻:你写了那么多底层的人物,怎么选取这些素材?

袁凌:大部分都是我长期的一些关注,不是那些醒目的新闻题材。像《汉水的祈祷》这篇,因为家乡就是汉水,我是从汉水边长大的人的角度来写的,跟别人肯定不一样。别人写可能就是从一些新闻事件的角度来写,我是从河的生命这个视角来写。

一般的新闻特稿,比较注重冲突性,事件和人性间的张力关系,也比较有题材性,像李海鹏他们都是这么做的。但我的特稿不太一样,需要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里来看。我不太关注当下戏剧性的冲突,所以你会发现我写的这些人物,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只是因为我对他们比较关心。为什么说积累了十几年的功夫,因为都是认识了他们十几年之后再去写。不一定就是轰轰烈烈的像马航失事了,大家一窝蜂去写我就去写。也不是说到一个地方去,把一个地方隐秘的东西发掘出来,我不太喜欢发掘隐秘的东西。那些隐秘的东西很好看,人性深处曲曲拐拐的东西,但人的生存没有那么复杂的。所谓的人性的隐秘很多时候是受到生存环境的制约,在有限的环境下不得已表现出来的,我们既要看到人性的复杂,也要看到人性背后长期的实在的环境。

1234...全文 5 下一页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