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文学 > 正文

在同一天去世的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有何相似之处?(1)

2016-04-13 09:12:0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2016年是莎士比亚和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逝世四百周年。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为《新政治家》撰写专栏文章,比较了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之间的异同,以及这两位先驱如何为现代文学写作奠下了基石。

以下为文章全文:

 萨尔曼·拉什迪

萨尔曼·拉什迪

时值威廉·莎士比亚与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逝世四百年之际,或许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两位巨匠都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但这其实并不在同一天。1616年西班牙已经开始使用标准阳历,而英国仍在使用比前者落后11天的儒略历。(英国直到1752年才废除旧制儒略历,据说在变更当日,国内发生暴动,人群在街头高呼,“把我们的十一天还回来!”)我猜,这两位天性幽默、博闻强识的现代文学之父也一定会被日期上的偶合与实际的差异给逗乐吧。

我们不清楚他们二人是否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他们有诸多相似之处,其一便恰好是“不清楚”这三字,因为他们的身份都谜影重重;记录中有数年空白,更意味深长的是,还有文件遗失。

他们都没留下什么个人的材料。信件、工作日志、废弃的草稿也少之又少;只有庞大的、完整的作品。“余下的只有沉默。”(注:引自《哈姆雷特》)最终,他们二人都被愚蠢的理论怀疑其作者身份的真实性。好比说,网络上草草搜索的结果“显示”,弗朗西斯·培根不仅创作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写了《堂吉诃德》。(我最喜欢的疯癫癫的莎士比亚理论是,他的戏剧不是他写的,而是另一个同名人士写的。)而塞万提斯在世时就受人质疑,某个匿名为阿隆索·费南德斯·德·阿维拉内达的人(其身份也未得到确认)发表了《堂吉诃德》的伪续集,逼得塞万提斯本人出马写了第二部,书中的人物都知道这个抄袭者阿维拉内达,并且对他很不齿。

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几乎没有可能打过照面,但你越是仔细阅读他们留下的作品,你就能听到越多的呼应回响。首先——同时对我来说也是最宝贵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宣告一部文学作品无需仅止于喜剧的、悲剧的、浪漫的,或政治/历史的:如果构思得当,它可以几者兼而有之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

读一读《哈姆雷特》的开场吧。

第一幕场景一是一个鬼故事。“这不是幻想吧?”勃那多问霍拉旭,当然这部剧远不止于此。

第一幕场景二展现了艾尔西诺宫廷之上的密谋:饱腹学识的王子怒不可遏,丧夫未久的母后迅速嫁给叔父(“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

第一幕场景三,奥菲莉娅登场,告诉她多疑的父亲波洛涅斯,一场爱情悲剧的开端:“父亲,他向我求爱的态度是很光明正大的。”

第一幕场景四又变成了鬼故事,丹麦国里恐怕有些不可告人的坏事。

随着戏剧推进,它继续不断变形,时而关乎自杀,谋杀,政治阴谋,以及复仇的悲剧。它既有喜剧的时刻,还有一部戏中戏。它包含了英文里最优秀的诗句,最后却在夸张戏剧性的血泊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