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文学 > 正文

莎士比亚用“古英语”写作?你想错了!(1)

2016-04-20 09:18: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佳士得拍卖行将于5月在伦敦拍卖4本17世纪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其中包括极珍贵的“第一对开本”(左图),即最早的莎士比亚剧本合集,于1623年出版。(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佳士得拍卖行将于5月在伦敦拍卖4本17世纪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其中包括极珍贵的“第一对开本”(左图),即最早的莎士比亚剧本合集,于1623年出版。(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谈瀛洲

关于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因为时代和文化的隔阂,当代的中国观众常常会有许多误解。

首先就是莎士比亚的剧作“是用十四行诗写成的”。莎士比亚的剧作,确实是主要由诗写成的诗剧,但是是由不押韵的素体诗、押韵的诗和散文组成的一个混合体。有学者统计,莎士比亚的剧本70%是素体诗,5%是押韵的诗,还有25%是散文。当然,不是说他的每个剧本里的语言都是这样的比例;在他早期的剧本里,有韵的诗占的比例就多一些。

1592年,一位名叫罗伯特·格林的诗人和剧作家在一本小册子里攻击莎士比亚。他这样写道:“是的,不要相信他们:有一个用我们的羽毛装扮起来的暴发户乌鸦,用伶人的皮包裹了一颗恶虎的心,并自以为能像你们中最优秀者那样,写出慷慨激昂的素体诗:他做了无所不为的打杂工,就自以为是全国唯一能‘震撼舞台’的人。”“震撼舞台”(ShaKe-scene)是影射莎士比亚的名字“挥舞长矛”(ShaKe-speare)。

格林是当时比莎士比亚要先在伦敦出名的四个“大学才子”之一,其余三个是约翰·黎里,托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马洛。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所以看不起没上过大学的莎士比亚,认为他不配写素体诗。但从格林会出手攻击莎士比亚这一点,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当时在剧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以致引起了同行的嫉妒。

这件事间接地告诉我们,莎士比亚用素体诗写作他的剧本,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所谓素体诗,就是一种不押韵的诗,只是每行规定十个音节,再用一轻一重两个音节组成一个音步,那样每行就有五个音步,这就叫“抑扬五步格”。中文里没有相对应的诗体。因为中文里的每个字有声调,所以中文的律诗和词讲平仄,英文里的词的每个音节没有声调,只有轻读和重读之分,所以讲轻重。中文的传统诗体都是押韵的,而在西方的诗歌传统里,一直有不押韵的诗。

素体诗这种形式,虽然并非大学才子中的马洛发明,但却是他把这种诗体在戏剧中广泛运用,并使之大放光彩。所以格林讽刺莎士比亚是“用我们的羽毛装扮起来的暴发户乌鸦”。

至于大家都听说过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是用“抑扬五步格”写的,但跟素体诗不同的是它有几种复杂的押韵格式。莎士比亚用的格式是“abbacddceffegg”,也就是说一首诗十四行,前面每四句为一节,第一句和第四句押韵,第二句和第三句押韵,共三节,最后是一个押韵的对句。

莎士比亚的剧本里人物的对话有长有短,极少有正好十四行的,而且一般也不押韵。只有在他早期的剧本里,偶尔有一两段用的是十四行诗的格律。

还有一点误解,那就是许多人都以为莎士比亚写的是“古英文”,因此很难懂。

这主要是因为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明朝的晚期,那时中国通行的书面语言还是文言文,也就是“古代汉语”,离白话文,也就是现代汉语在20世纪初成为普遍使用的书面语言,还有很久。因此,有些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莎士比亚写作时用的,也是“古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