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用20件文物还原历史语境下的莎翁(1)

2016-04-19 11:53:29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中译本。

本报记者 许旸

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浩瀚的莎翁文本研究著作之外,原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格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一书则独辟视角,尝试以长剑、玻璃高脚杯、金币、剧院钱匣等20件馆藏文物为线索,牵出400多年前莎翁及其观众所生活的年代故事。昨天,该书中译者范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在上海季风书园展开对谈,还原历史语境下的莎士比亚———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正是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放在人类进程的宏观轴线上,这也是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新大陆的发现开阔了欧洲人视野,公共戏剧成为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全新商业娱乐形式。那么,莎士比亚时代的文物究竟辐射出当时怎样的文化景观?

  莎士比亚时代的威尼斯玻璃高脚杯

解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文本之外的暗示

提起 《罗密欧与朱丽叶》,大家印象中似乎就是一对少男少女百折千回的恋爱故事,但读者可能漏掉了另一同样重要的主题:城市暴力。从利兹皇家兵器博物馆馆藏的匕首与双刃长剑来看,16世纪伦敦街道显然是危险之地。有学者指出,伊丽莎白时代,剑作为随身兵器,既是装饰,也可防身,年轻男子都少不得要置办一套,因此,《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副线索正是特权阶层子弟的拉帮结伙、互相砍杀,剧中武器精良的团伙、维罗纳动辄染血的街道,都确证了城市暴力现象。这时再来看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三幕第一场,就加深了对其中情节的理解,罗密欧拼命制止友人茂丘西奥与提伯尔特比剑,可惜没劝成,后者搭上了性命。

在莎士比亚时代,威尼斯令人想入非非。它是当时欧洲的商贸中心,是豪奢与风尚的源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威尼斯高脚杯是相当生动的注脚。那些用金子和鲜亮颜料装饰的器皿,精巧澄澈,倾注了400多年前玻璃工匠们的巧思和手艺。这也就不难理解《威尼斯商人》 《理查二世》 等剧作中,都会出现对威尼斯玻璃酒杯的赞叹。更重要的是,对观众来说,威尼斯不仅仅是富足的意大利城市,更是新型社会关系的试验场,而这一切在伦敦则刚刚萌芽。“英国观众神往威尼斯的富裕、包容、自由,另一方面也担忧这里的社会规则和风习过于随意。”范浩以 《奥赛罗》 为例,这部以威尼斯为背景的作品里迂回探索了身份认同的界限:成功的黑人将军可以娶威尼斯白人贵族的千金小姐,犹太女子也可能和基督徒私奔。“以往的文本分析中多着墨阶层差异,但这本书却提出了当时对威尼斯女人的成见,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莎翁作品内涵。”

  匕首和双刃长剑。(均上河卓远文化供图)

“票房”一词可能源于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引进出版方上河卓远文化总编辑杨全强说,将莎翁还原到400多年前的历史语境下,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今天所说的“票房”,就有可能源自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书中透露,在伦敦考古博物馆工作的朱利安·包舍尔,从馆藏的鲜亮绿釉小钱匣上考证出当时人们看戏的流程。钱匣上有个投币口,很像今天的猪仔储蓄罐,而出土的钱匣没有完整的,只有碎片,因为罐子拿到后台要被敲碎,取出的硬币收在一只大钱箱里,箱子则锁进密房。而这正是英文“box office”(票房) 的形象注释。